- 主题:说个兄妹反目成仇的事情。
在理!做儿子的获利这么大,与姐妹们分享一点,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发帖的楼主与A应该是一家人吧?
【 在 l1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儿姐妹们见利忘义确实不对
: 但是你从另一个角度考虑
: 如今的1200w财产,绝对不能说
: ...................
--
FROM 42.247.12.*
他有一半,剩下一半是他父母的夫妻共同财产,则他母亲有1/4。母亲愿意给他,他就有3/4。剩下1/4是老头的遗产,他和5个姐妹还有他母亲七个人分,他还能分到2/7(他的和他母亲的)。也就是3/4+1/4*2/7。1200W,他能拿到985W多,给五姐妹的也就是214万多。吃亏归吃亏,但也不是过分到拿不出来。
不如痛痛快快给了,并对母亲养老做一些约定并公证:让他们将来在母亲养老、病重的时候出点钱、出点力什么的(比如生病了需要人,搭把手什么的。就他一个儿子,难免有倒腾不开手的时候,毕竟他还有社会角色。),最后他未必就亏多少。等母亲百年之后,大不了不跟他们来往就是了。
对了,要吸取教训,在母亲生前就把房子产权全都改到自己名下。不要等百年之后走继承。带时候,即使有遗嘱,她们也可以不认,不给签字拖着。
【 在 my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的亲戚A。
: A有五个姐妹,他是唯一的男性。
: A的父亲分房时,分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改房,但是需要交差价5万元(这套房当时月房租5元),咨询孩子们的想法,姐妹们都表示不要了,于是A自己掏了5万元买下这套房改房,并且房本上有A和他父亲两个人的名字。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90年代,单位补贴一部分租金,自己只要出5元。
【 在 baoer28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数字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月租5元的时代是什么是时代?大约是五六十年代吧?那个时候拿出来5万元,相当于今天的五千万了吧?
:
--
FROM 223.70.167.*
当时估7.1万左右……有当时的估值报告么?要有就能当证据,要没有,法院也就只能认出资了。
上了法院,那都得拿证据说话的。
A的姐妹要是拿不出当年她们父亲的出资证明,也就分不到多少了。
【 在 my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套房当时估7.1万左右,工龄七扣八扣还要自己交5万,所以也有一部分人不要买,宁可永远租,那时候公租房租金便宜,当然现在也便宜。
--
FROM 113.108.247.*
【 在 W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初买的时候表示不要了。。。
证据呢?
--
FROM 114.242.248.*
那是花多少钱买的房?
【 在 dawei78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又不是5万买的房
:
:
--
FROM 113.108.247.*
不太可能
7.1万大概率是房改价格 ,不是真正市场价格
家里亲戚当初70多平小三居、掏了3万,也差不多97年前后,具体那年忘了。房子西二环外,现在还是大家买房看中的热门学区地带
【 在 poorworld (poor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数据出来,形势可能要逆转了
:
: 那这儿子是亏大了,当年出款已经70%+了
:
--
FROM 223.104.3.*
所以还有一部分人当时傻傻乎乎不买呢,反正不交钱也能住一辈子(公租房)
【 在 poor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数据出来,形势可能要逆转了
: 那这儿子是亏大了,当年出款已经70%+了
:
: ...................
--
FROM 223.70.167.*
你是A家的孩子?
其他姐妹掏钱,说白了如果当初掏钱,就是纯给钱,哪里是合伙买房
【 在 myrose (湘菜)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判断的极为准确,当时房子也不值钱,A父亲还有同事不想出钱买房的呢。
: 就是买房时候大家在一起吃饭,问问子女们:“我们这套房子能自己出钱买下来了,要出5万多,你们谁有意要这套房子吗?”,女儿们都说不要,让弟弟出钱买下。
: 【 在 poor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 推算一下,这几个主人公,年龄应该也都近60左右了
--
FROM 223.104.3.*
儿子全占女儿旁边站这件事符合“义”吗?
【 在 poor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见利忘义这个词,现在好像都快不是贬义词了
: 义算个毛线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JAD-AL00」
--
FROM 219.1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