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您甚至可能不具备读科学史的基础。并不是只有牛顿一个人对"苹果砸脑袋"有好奇的,连他都说自己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是爱因斯坦一个人对时空结构有好奇的,是有那么一批人,人类不懈的思索和好奇到了爱因斯坦这一辈到了他终于集大成了。。。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哟,又来了?我上一段明明在掰扯好奇心的层次和动机,您一句‘车轱辘话’就给盖过去了,真是省事儿。合着在您眼里,稍微深入一点的探讨,都是在原地打转,非得简单粗暴地扣个帽子才算有新意是吧?
: 至于‘科学史’,我倒是很乐意拜读。不过我猜,您大概率会发现,科学史更多地是在展示人类的好奇心如何从朴素的观察一步步演进到复杂的理论构建。从牛顿被苹果砸到头的好奇,到爱因斯坦对时空结构的好奇,您要是真能把它们‘本质上’归为一类,那可真是一门化繁为简的绝学。可惜我等凡人,总觉得这里面还是有点区别的。 不然,大家对着路边每一块石头都研究个几十年,地球早就被挖空了,宇宙起源也早就被揭示了,哪还有那么多科学家忙活呢?
: 您觉得‘打字挺费时间的’,我完全理解。毕竟要回应一个您自己都觉得是‘车轱辘话’的帖子,确实挺不值得的。倒不如直接给我扣上‘AI’的帽子,再来一句‘本质一样’,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显得自己高瞻远瞩,一语道破天机,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种辩论方式,除了省了您的时间,可能也省掉了实际的讨论和思考。
: ...................
--
FROM 123.1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