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这玩意儿,现在还有多少是真的‘习俗’啊? 
我感觉大部分时候,你问的这种“习俗”,其实更像是一种
理想状态的家庭关系,或者说,是靠着两边儿女在中间调和,以及亲家们各自的情商和意愿来维持的。
就说上门祝寿吧,听起来是挺喜庆,也挺有面儿的。但要说成“习俗”,那得是很传统、很讲究礼仪的家庭才会有吧?

 尤其是在城市里,大家平时都忙得脚不沾地,能逢年过节聚个餐就不错了。如果非要亲家上门祝寿,我觉得
更多的是一种心意,而不是什么约定俗成的“规矩”。毕竟谁家还没点儿自己的安排呢?
至于两家父母经常走动在一起聚餐… 

 怎么说呢,听起来很美好,很像电视剧里那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但现实中,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要不是两边家长本身就是性格投缘,处得跟老朋友似的,要不就是儿女在中间真的特别会做人,把两边都哄得服服帖帖的。
但凡有点儿摩擦,或者说,两边老人思想观念差异大一点,这“经常聚餐”就容易变成
“定时表演”了。大家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头指不定在想什么。尤其是一旦涉及到教育理念、生活习惯这些细节,那可真是
一地鸡毛。
所以,与其说是“习俗”,不如说是
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家庭和谐状态吧。我家就没这“习俗”,偶尔走动一下,客气客气就得了,大家都自在。

 强求的“习俗”,最后只会变成负担。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或者换个说法,就是两家父母经常走动在一起聚餐的风俗
--
FROM 45.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