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发现国内双职工家庭在维持正常生活的状态下不可能生养孩子啊
娃的老师们人均三胎
【 在 news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产假最多几个月,托育机构最早1.5-2岁,中间这一年时间里如果不辞职、不请长假调休、不请父母亲人、不甩手给外人不可能带孩子,这必然带来经济压力陡增、家庭矛盾凸显的畸形生活状态,而且即便上了托育机构也没几个单位下班时间和托育机构放学差不多的,社会对这些的保障基本不存在,理性的人有什么理由会去生孩子呢?
--
FROM 39.155.213.*
国外双职工家庭怎么解决生娃而且是多娃情况呢?
都同样面临1-2岁阶段。虽然现在居家办公多,但以前也得坐班。
估计都是靠保姆。
--
FROM 61.50.118.*
说明他们根本不认为出生率下降是什么问题,最起码不是当前的大问题,优先级靠后,所以根本没有任何利好生育的措施
--
修改:gaoooo FROM 112.97.81.*
FROM 112.97.81.*
幼儿园5点放学,然后老师要开会,还有一些内勤工作要做,老师可不愿意免费给你当小时工,长期这么做老师肯定不干,不要去钻空子
【 在 kod2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老师说一下应该可以。长期这么做也没问题。
: 下午6点大约是闭园时间,统一放的时间没那么晚。
--
FROM 218.108.210.*
养儿育女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带孩子就不是正常生活状态了?
【 在 news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产假最多几个月,托育机构最早1.5-2岁,中间这一年时间里如果不辞职、不请长假调休、不请父母亲人、不甩手给外人不可能带孩子,这必然带来经济压力陡增、家庭矛盾凸显的畸形生活状态,而且即便上了托育机构也没几个单位下班时间和托育机构放学差不多的,社会对这些的保障基本不存在,理性的人有什么理由会去生孩子呢?
--
FROM 159.226.52.*
也没比我们父母那一辈的双职工难吧。我们小时候,祖辈的子女多孙辈多,更不帮带孩子了,收入还没现在高,托育机构少且挫。现在是孩子金贵了,这不行那不行,非要找个完美无缺的方案最好还不怎么花钱,当然难。搁我们小时候,放邻居家、找个十几岁毫无经验的农村小丫头带、送私人在自家院子开的托班两个人带一群小不点,都有,现在不愿意瞧不上罢了。
--
FROM 221.216.116.*
1)双方老人能帮忙的,轮流搭把手。
2)有点经济能力的,请个保姆。
3)辞职一两年;通常经济收入高的会选择2),而经济收入低的,一般岗位不那么高端,再找工作没那么难。
4)以上三者混搭。
当然,如果希望养孩子还能舒舒服服,那是很难。
【 在 news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产假最多几个月,托育机构最早1.5-2岁,中间这一年时间里如果不辞职、不请长假调休、不请父母亲人、不甩手给外人不可能带孩子,这必然带来经济压力陡增、家庭矛盾凸显的畸形生活状态,而且即便上了托育机构也没几个单位下班时间和托育机构放学差不多的,社会对这些的保障基本不存在,理性的人有什么理由会去生孩子呢?
--
FROM 115.197.103.*
过去城里也没公立托儿所,谢谢,别说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也没有,大家都是自己想办法。
【 在 mona2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大多数人在农村
: 在城市的都是国企吧。
: 有托儿所。
: ...................
--
修改:teadusk FROM 221.216.116.*
FROM 221.216.116.*
这是理性调控下最好的结果
【 在 moongl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民众根本不想生娃。国家不着急就好。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aurox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5
--
FROM 120.244.238.*
幼儿园不费多大事,就是把所有晚接的孩子集中到一个班,找个老师看着。
没有硬性规定,尽量5点半,最迟6点之前接走。
现在都不能这样了?
【 在 xiaohua1 的大作中提到: 】
: 幼儿园5点放学,然后老师要开会,还有一些内勤工作要做,老师可不愿意免费给你当小时工,长期这么做老师肯定不干,不要去钻空子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