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但需要家长有定力
【 在 amo9n 的大作中提到: 】
: 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为学龄前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不明显,所以幼儿园的课程要生动活泼,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和促进发展,而小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不适合学龄前幼儿,且幼儿园阶段的任务就是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是准备的过程,并不是提前学习的过程。
:
: 教育部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的训练,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挫伤幼儿学习兴趣,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有代价的,它让幼儿付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巨大代价:
:
: 一是时间上的代价,牺牲了幼儿全面发展的机会。因为这种超前教育会让幼儿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非持续性的机械记忆上面,降低或未能培养出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比如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技巧、个人运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经验等。
:
: 二是扼杀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产生“习得性愚笨”。所谓“习得性愚笨”,是指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过早的知识传授、过高的学习目标、过多的负面暗示等),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机,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深信自己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继而产生自卑感和厌学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纠正,这种错觉就会成为幼儿最初的自我认知,所以,对幼儿来说认识世界、培养兴趣是重中之重。
:
: 三是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因为剥夺了游戏,就是剥夺了幼儿的“心理维生素”。家长必须保证孩子接受足够的“心理维生素”,游戏体验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经常体验积极情绪和体验消极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大相径庭的。孩子体验的积极情绪越多,将来就越阳光,人格越健全,而这是早期看不出来的。
:
: 四是超前学习产生的即时效应难以长久维持。因为幼儿并不能记住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内容,相反他们对于游戏的体验却能铭刻在脑海深处。超前学习是以牺牲学习的兴趣、长远的发展为代价的。而学前教育要为幼儿终身的、长远的发展奠基,不是只看眼前,急功近利。
:
: 因此,幼儿园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卫生习惯、交往习惯、学习品质、积极稳定的情绪等内容。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发展和成长的。
: --
:
--
FROM 124.2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