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说统计规律
你给我说个例和觉得,不是鸡同鸭讲吗?
要举过目不忘计算不出错的,当然也有,但是那是凤毛麟角
同样,有什么障碍的人,也都是极少数
大多数人都得练,包括清华的大半也是练出来的
不练题都做不完,不要说验算了
当然一天练8小时还是15小时是有区别的
但是即使8小时,只要高度集中,基本上都会把精力花的七七八八,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的
高考当然是补短板的游戏,除了语文特殊一点,其他科120都是认真点就行。
长板?一门一共也就150分,稳定145以后就完全没有花很多时间的意义了。即使135以上再花的时间都没那么显著了。越往后的那几分,难度几何级数提升,往往需要点运气。
走长板的路也有,竞赛那条路才是。
本质上就是高考的分数难度设置,长板长不了多少,短板才要命。
只有竞赛那种扩大差距,让大多数人得不了分的考试,那才值得搞长板。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还真不觉得,举个个例,比如我娃,计算障碍是四年级确诊的,确实没有一遍遍的练习计算,初一也确实不好,包括现在,但是现在基本上不错了,这次考试娃说相同的时间,她比同学快一倍,做完计算题,发现同学他俩又在一个进度了,原因就是娃在计算上耽误了验证的时间,×一个负数直接做了减法。每个孩子知识板块各有优略,补短板我觉得没必要,尤其是短板可以通过验算来解决的,如果是具体的几何辅助线问题那就别补了,因为脑子转不过来,不如在能转过弯的科目上多考些。
--
修改:zyd FROM 171.218.184.*
FROM 171.2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