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在一个农村小学,一开始的竞赛都是镇上举办的。我经常拿奖。直到六年级才第
一次参加“小火炬杯”数学竞赛,那应该是市一级的数学竞赛。我好容易拿了一个奖,
我也忘记是什么奖了,据说是全市前三十名。
上了初中,学校组织了数学兴趣小组。于是每周一的下午上完课后去参加数学竞赛的培
训。一开始免费,后来要收费,我就申请了贫困减免。初三举办的数学联赛,失败了,
没拿到名次。
高中又选择了数学竞赛。那时候就想奔着IMO去的。因为初中那个竞赛培训老师总是说,
参加imo考试的时候,会有很多吃的喝的,面包随便吃,当时把我给向往的。(这老师也
真是有趣,竟然用这招来诱惑我这年轻无知的心)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奔到这一层。高一
卯足了劲儿学。其他同学都是吊儿郎当的学,我很认真的看书学习。第一次考试我应该
是遥遥领先。
然后是把图书馆开放,让我们随便借数学的书。我大概借了十五本。当时我们借的都是
数学书,并不尽然是数学竞赛的。我的眼界就放开了。我就寻思,我要能多读点这样的
书就好了。
高二的时候终于我不堪数学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决定退出。我其实很不甘心的。记
得有次晚自修的时候,副校长找我谈心,大概问我为什么会退出的事。我说我实在受不
了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我不想耽误我的高考。当时我确实是好难过。很不甘心就此认
输,但又是无可奈何。
高二下参加了个希望杯,进了决赛。数学老师要给大家培训,我一次课都不去上。但后
来好像我在决赛中还拿到了全校最好的成绩。于是我是唯一一个非奥赛组但又被派往省
里去参加夏令营的学生。
省里的同学太牛逼了,我那时候已经放弃了,不过和大家吊儿郎当的在学。不过留下了
几个同学的联系方式。
到了下半学期的联赛,我虽然没有拿到多好的成绩。但发下来的奖状是国三省 一。(我
怀疑是注水了,因为我觉得我的成绩怎么可能有省一呢,二试的题我一道也没做出来)
反正很多人都拿了省一便是。拿了省一就有加分。
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毅然决然放弃数学。我发誓,除非我能保送上,否则我怎
么也不肯去学数学。
大学学的数学不难,算数三的水平。很遗憾我没有更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数学差距。大
部分精力都拿去学英语去了。
--
FROM 125.11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