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乡音无改鬓毛衰
本文盲小时候在乡村小学学的就是shuai
【 在 a2a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个字的发音,小时候学的是cui,现在有的书里成shuai了,有的书里还念cui,女儿和同学争论起来了,说我教的是shuai,我说我教的是cui,争来争去,我也忘了我教的什么了,头大
--
FROM 14.145.206.*
当年教的时候,老师说为了押运,这个字读cui
,什么叫根本没有?你几岁就没有?
【 在 ruanji3144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本就没有cui这个读音,你别瞎教
:
--
FROM 111.205.134.*
这帮砖家天天瞎鸡儿改 让人无所适从
--
FROM 219.143.70.*
发这个言之前,随便上网搜一下中国语言迁移史就不会这么说了。
还与世隔绝的洞穴或者岛屿。。。。。。
【 在 xianre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北方一直是人口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汉唐口音的基调大概率还是北方继承更多。南方一些方言继承了一些点,就如同与世隔绝的洞穴或者岛屿上会存在一些长久没进化的生物。如果说这个岛上的就是侏罗纪原貌,那就离谱了。
:
--
FROM 123.97.11.*
可能大家年龄不同导致认识不同
我学的时候确实也是cui,82年我
90后可能已经改成shuai了
【 在 summerzj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教的时候,老师说为了押运,这个字读cui
: ,什么叫根本没有?你几岁就没有?
--
FROM 180.172.88.*
只要用脑子想想,百越丛杂之地,普遍口音居然能保持一致?看看印度的英语口音就行了。这种论调跟所谓“中华文化在日本”如出一辙,无法与主流交流的地区的确会保留一些遗存,但这不可能是原貌或者整体更接近原貌。
【 在 nosp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这个言之前,随便上网搜一下中国语言迁移史就不会这么说了。
: 还与世隔绝的洞穴或者岛屿。。。。。。
:
--
FROM 120.204.145.*
哪来的古音,1000多年前的发音鬼知道怎么读。唐诗到了宋代按当时的发音就押不上了,从宋代开始写近体诗就已经不是按当时的发音押的韵,而是按平水韵来押。
【 在 a2a3 的大作中提到: 】
: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作“面毛”。减少,疏落。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古语读:“cuī”。
: 网上查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Pro」
: ...................
--
FROM 14.145.206.*
cui
【 在 a2a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个字的发音,小时候学的是cui,现在有的书里成shuai了,有的书里还念cui,女儿和同学争论起来了,说我教的是shuai,我说我教的是cui,争来争去,我也忘了我教的什么了,头大
--
FROM 123.114.103.*
你这个专业,平水韵在激活我的记忆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平水韵里,读cui反而和回,来,都在十灰的韵部。读shuai在四支韵部,和来回不押韵。1,古文这里读崔无疑问。2,考试 ...
--
FROM 223.104.40.*
很多音都变了,然后不押韵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以前应该读(xia),不然不押韵。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最明显了,圆的音那时候肯定是要压ian的韵的,还有然也肯定是ian
--
FROM 123.12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