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材料,袁崇焕的“蓟辽督师”并非传统“蓟辽总督”,仅需对蓟州镇东部(遵化、蓟州一线)防务负主要责任,对蓟镇西部(含密云、古北口等)无直接管辖与防务全责,己巳之变中后金入关的防务失职,不能完全归咎于他。
关键依据(结合明代官制与史实):
1. 职位权责差异:蓟辽督师≠蓟辽总督
- 袁崇焕的“蓟辽督师”是崇祯帝为重点经略辽东特设的临时高阶职位,核心权责在“辽”(辽东防区),兼顾“蓟镇东部”(山海关至遵化一线,作为辽东与京畿的衔接屏障),本质是“以辽为主、蓟为辅助”。
- 传统“蓟辽总督”的权责是统筹整个蓟镇(东到山海关、西至慕田峪)与辽东军务,而崇祯初年袁崇焕任职时,蓟辽总督一职仍存在(如崇祯二年的刘策),两者权责有明确划分:袁崇焕主抓辽东及蓟镇东部的关宁锦防线延伸,刘策负责蓟镇西部及京畿北部整体防务。
2. 防区划分的实证:己巳之变的入关路线
- 后金1629年入关时,选择的是蓟镇西部的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迁西一带),该区域属于蓟辽总督刘策的直接管辖范围,并非袁崇焕的防区核心(袁崇焕重点布防遵化、蓟州一线)。
- 史料记载,袁崇焕得知后金入关后,曾紧急上奏崇祯帝“蓟镇兵弱,恐难抵御”,请求加强蓟镇西部防务,但未获及时回应,侧面说明蓟镇西部的防务主导权不在袁崇焕手中。
3. 崇祯朝的权力制衡:避免将领专权
- 崇祯帝生性多疑,虽授予袁崇焕尚方宝剑,但刻意保留了蓟辽总督、顺天巡抚等职位,形成权责分割,防止单一将领掌控整个北方防务。
-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后,朝堂已对其“专权”不满,若其再直接管辖整个蓟镇,会进一步引发崇祯帝猜忌,因此从制度设计上,袁崇焕也不可能对蓟州镇全域负全责。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密云看地形就是针对罪名里的“纵敌长驱”4个字的。
: 你没搞清楚当时袁负责的地域和防区。
:
--
FROM 120.2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