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对内核和形式的定义不太一样
比如我有时候喜欢用一种非常白描的方式来刻画一个极端场景,不涉及任何主观感情,因为我会想制造一个空间,让读者把自己的情绪填充进去,可能在你这里,你会觉得这属于形式,但是在我这里,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在写之前就知道该怎么表述了,所以这个算是我内核的一部分
至于意识流,在我这里,也是我想表达一些非常抽象但是在感官上无比真实立体的场景的时候,会考虑使用,这和内容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是内容决定了我的形式
【 在 lingzhishui2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典文学内核稳定,必然先有内核。
: 但现代文学,甚至很多在叩问文学本身,邀约读者体验甚至参与创作,在不确定性中思考问题,所以形和意产生了很多丰富的变形,交融方式千差万别。
: 这时候,先有核还是形,都是有可能的。比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这种,本身就是基于阅读与形式的一个作品
: ...................
--
FROM 11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