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谁的例子不好、偏偏举朱自清和他老爸的例子:
大家都读过《背影》,感觉是个父慈子孝的故事,可背后的真相是不是如此。
这父子俩有着极深的矛盾。
矛盾的根源是朱自清的老爹,爱娶小老婆,大概属于又菜又爱玩的那种,
而且奇葩的是5个小老婆互相不知情,其中一个小妾就去闹,
一来二去把老爹闹失业了,且这一折腾,把朱自清的奶奶折腾去世了,
这就是朱自清《背影》里所说的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然后朱自清就工作了,工作就有收入,这个收入被工作单位直接给了他老爹。。。(这工作单位特么的也是个奇葩),
这老爹更是个奇葩,可能觉得儿子孝敬老爹天经地义,
把这个西瓜心优先给小妾吃,朱自清老婆西瓜皮都没捞着。。
朱自清毕竟是接受了新教育,敢反抗,就和老爹和小妾决裂了。
过几年回家想着和父亲缓和下关系,老爹门都没让进。。。。。
又过了几年,朱自清写下了名篇《背影》,
这特喵的也太诡异了、太奇怪了,朱自清难道是受迫害妄想症么?
有两种解读。
1、朱自清夜里辗转反侧,搜肠刮肚只能想起父亲这一点好来,火车站给买了几个橘子。。自己骗自己,父亲还是爱自己的。通过语言重新塑造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2、《背影》里的父亲是朱自清的想象,朱自清在想象中通过语言构建了这样一个让人感觉温暖的父亲形象,回到过去在记忆中拥抱那个当初的自己。不仅通过语言重新塑造了父亲,也通过语言重新塑造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无论两种解读都可能呈现出一个事实:
朱自清不能允许自己不被父亲爱,
且通过语言来重新塑造想象中的父亲,
来美化这段关系,避免直接面对这个问题,
无法直面问题,问题又存在、如鲠在喉,
外在的战争就会内化成内部战争,即内耗。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是一个软弱的人。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朱自清说 我的父亲
:
--
修改:zhuxiaozhu FROM 210.22.150.*
FROM 210.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