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一词的来源可以概括为:
字源基础:
关:源于“门闩”,本义是闭合,引申为关键、枢纽、涉及。
系:源于“捆绑丝线”,本义是连接,引申为维系、归属、牵挂。
词汇构成:
“关”与“系”组合成一个并列式复合词,将“关键节点”和“连接纽带”两个意象融合,精准地表达了**“事物之间通过关键点被连接起来的状态”**。
语义演变:
从古代主要表示“关联、牵涉”的动词或动名词,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一个核心名词。
其含义从抽象的事物联系,扩展到具体的事物关联,并最终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特指复杂而重要的人际关系网络,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概念。
因此,“关系”这个词的演变过程,本身就是一部从具体实物(门闩、丝线)到抽象概念(联系、网络)的认知发展史,它浓缩了中国人对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这一基本规律的深刻洞察。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联系(最核心的现代含义):这是“关系”一词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最常用的含义。它指基于血缘、地缘、业缘、情感、利益等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和人际纽带。
例:我和他是同学关系。(指学缘关系)
例:他们在公司里是上下级关系。(指职务关系)
例:这件事你得托托关系才行。(指人际网络、人情)
例:他关系很硬。(指拥有强大且有效的人脉资源)
#发自zSMTH@V2415A
--
FROM 101.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