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部作品的深度往往来自人物处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刘震云是如何做到七十年前的人和七十年后的人都如同生活在架空世界,不与社会发生任何CT的?换任何一个BJ,故事可以不发生任何变化?
它如何跟《百年孤独》比?《百年孤独》确实没有直接给时间,但所有的BJ都给出了时间:16世纪英国HD袭击里奥阿查;吉普赛人、阿拉伯人、法国人、土耳其人大街……轰轰烈烈的世界YM潮来了;哥伦比亚成立GH国;GM派和ZF军的zhanzheng;香蕉种植园、联合果品公司,M国人来了;ZF的TS、M国人走了,长达四年的大雨,马孔多一片废墟……
2.在刘震云笔下,人物的目标似乎只有找个说得着的人,跟别人说不着就孤独、痛苦,尤其是跟另一半。这是锤子主题?
目前世界一流的文学都在告诉你,人生需要更深层次的意义。他们讨论的都是如何在痛苦中成长,而不是避免痛苦、追求快乐;他们讨论的都是一个人如何面对终将“孤独”的人生,而不是始终向外求一个能说得着的人!
《一句顶一万句》最后真的给本青看笑了,50多岁的宋JF跟一个五岁的孩子说得着……而成长,就是把呐喊调成静音的过程,一个有成长的中年人是不可能跟一个五岁的孩子“说的着”的,即使“说得着”,这也没有啥好得意的。
以上~
白白浪费时间,不建议阅读。
望周知~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223.104.44.*
FROM 223.1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