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通灵宝玉,是否有类似“疤痕式”的反转?从小说来看,它的作用更偏向“贯穿始终的隐喻”,而非“突然揭晓的秘密”,但如果从“功能反转”的角度想象,或许是从“护身符”到“枷锁”的反转:宝玉最初被视为“命根子”,众人觉得它能保平安,比如贾母常叮嘱“莫失莫忘”,但随着情节推进,它逐渐变成束缚宝玉的枷锁——“金玉良缘”的谶语、家族对它的过度看重,都让它从“保护”变成了对宝玉自由意志的压制,这种从“吉物”到“负担”的转变,算是一种隐性的功能反转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叉的作家绝对不会任意在人物身上加“元素”、“维度”的
: 就像HP中哈利的伤疤,作者是不会白白让它有那道伤疤的,一定是要在结尾来个大反转的。
: 那么,问题来了,贾宝玉衔玉而生,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 ...................
--
FROM 116.12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