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玉
牛叉的作家绝对不会任意在人物身上加“元素”、“维度”的
就像HP中哈利的伤疤,作者是不会白白让它有那道伤疤的,一定是要在结尾来个大反转的。
那么,问题来了,贾宝玉衔玉而生,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望各位脑洞大佬给废废一点想象力
本青先说一下自己的猜测。
跟《红楼梦》中常引用的戏曲“临川四梦”一样,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就类似《邯郸记》中的瓷枕、《南柯记》中的大槐树,暗示这一切都是某人的一场梦。那么某人梦醒之后呢?
--
FROM 117.129.53.*
红楼为啥又叫《石头记》?
还有一个名字是《风月宝鉴》…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叉的作家绝对不会任意在人物身上加“元素”、“维度”的
: 就像HP中哈利的伤疤,作者是不会白白让它有那道伤疤的,一定是要在结尾来个大反转的。
: 那么,问题来了,贾宝玉衔玉而生,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 ...................
--
FROM 111.197.236.*
作者在第一回中交代的很清楚啊~
《红楼梦》另外还有四个名字:《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因为最初写在石头上,所以叫《石头记》
因为是情僧抄写下来的,所以叫《情僧录》
吴玉峰……,所以叫《红楼梦》
孔梅溪……,所以叫《风月宝鉴》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取名叫《金陵十二钗》
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叫《石头记》
《红楼梦》是后来高鹗等续写,取的名字《红楼梦》。
这能考倒本青?!
现在问的是作者为啥让贾宝玉衔玉而生?
这安排有啥深意?
关于玉会有啥安排?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为啥又叫《石头记》?
: 还有一个名字是《风月宝鉴》…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17.129.53.*
FROM 117.129.53.*
那曹公不都交代的明明白白?
宝玉,是顽石,是女娲补天落下的那个才大志疏不堪大用的石头,不喜欢经济仕途,很喜欢遇到的一些闺阁女子,以“石头”(宝玉)穿插,以此敷衍成篇云云…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在第一回中交代的很清楚啊~
: 《红楼梦》另外还有四个名字:《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 因为最初写在石头上,所以叫《石头记》
: ...................
--
FROM 111.197.236.*
《红楼梦》第一回还有个严老爷。
有人说孔梅溪、曹雪芹、严老爷,甚至加上吴玉峰,对应的是百家姓“孔曹严华”这句,暗示大华夏没有了,灭亡了……
所以有人认为曹雪芹不是《红》真正的作者,是真正的作者凑名姓给出来的…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为啥又叫《石头记》?
: 还有一个名字是《风月宝鉴》…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17.129.53.*
FROM 117.129.53.*
那没有必要让贾宝玉衔玉而生啊,这个玉还生下来自带穿眼,整个绦子就能穿过去戴脖子上了
本青想问这个安排的用意…
【 在 s111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曹公不都交代的明明白白?
: 宝玉,是顽石,是女娲补天落下的那个才大志疏不堪大用的石头,不喜欢经济仕途,很喜欢遇到的一些闺阁女子,以“石头”(宝玉)穿插,以此敷衍成篇云云…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117.129.53.*
你到抖音搞个“小师妹讲红楼”,听众人数 会超过流星舞吗?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梦》第一回还有个严老爷。
: 有人说孔梅溪、曹雪芹、严老爷,甚至加上吴玉峰,对应的是百家姓“孔曹严华”这几,暗示大华夏没有了,灭亡了……
:
: ...................
--
FROM 116.128.189.*
个人觉得更多的
“假”宝玉配“真”顽石,宝玉的灵气大概是靠顽石的支撑(每次一摔就生病)
玉既是宝玉的标签,又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引子
还像是封建礼教和功名利禄的枷锁,代表着世俗的期待和评价
宝玉屡屡想摆脱它,却不能,因为宝玉自己正是生于斯成于斯
滋养与束缚,无所逃于此天地之间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叉的作家绝对不会任意在人物身上加“元素”、“维度”的
: 就像HP中哈利的伤疤,作者是不会白白让它有那道伤疤的,一定是要在结尾来个大反转的。
: 那么,问题来了,贾宝玉衔玉而生,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 ...................
--
修改:kekesilly FROM 114.246.237.*
FROM 114.246.237.*
《红楼梦》的通灵宝玉,是否有类似“疤痕式”的反转?从小说来看,它的作用更偏向“贯穿始终的隐喻”,而非“突然揭晓的秘密”,但如果从“功能反转”的角度想象,或许是从“护身符”到“枷锁”的反转:宝玉最初被视为“命根子”,众人觉得它能保平安,比如贾母常叮嘱“莫失莫忘”,但随着情节推进,它逐渐变成束缚宝玉的枷锁——“金玉良缘”的谶语、家族对它的过度看重,都让它从“保护”变成了对宝玉自由意志的压制,这种从“吉物”到“负担”的转变,算是一种隐性的功能反转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叉的作家绝对不会任意在人物身上加“元素”、“维度”的
: 就像HP中哈利的伤疤,作者是不会白白让它有那道伤疤的,一定是要在结尾来个大反转的。
: 那么,问题来了,贾宝玉衔玉而生,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呢?
: ...................
--
FROM 116.128.189.*
同意
中式思维,是太极八卦一样的高深隽永
【 在 TexasPotato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梦》的通灵宝玉,是否有类似“疤痕式”的反转?从小说来看,它的作用更偏向“贯穿始终的隐喻”,而非“突然揭晓的秘密”,但如果从“功能反转”的角度想象,或许是从“护身符”到“枷锁”的反转:宝玉最初被视为“命根子”,众人觉得它能保平安,比如贾母常叮嘱“莫失莫忘”,但随着情节推进,它逐渐变成束缚宝玉的枷锁——“金玉良缘”的谶语、家族对它的过度看重,都让它从“保护”变成了对宝玉自由意志的压制,这种从“吉物”到“负担”的转变,算是一种隐性的功能反转
:
--
修改:kekesilly FROM 114.246.237.*
FROM 114.24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