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既要公开爆料,又想堵人之口?
嗯。我的意思是不要光喊口号反对别人堵,而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或行使自己的爆料权。
【 在 huip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离版不就是被封了吗
--
FROM 193.160.100.*
屁股在哪儿呢?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广场上拉始,不能强制让大家捂着眼睛不看……屁股……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54.*
哈哈,我捂上了眼睛
【 在 zhaoda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屁股在哪儿呢?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5.*
爱看,但没看见,非常失望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我捂上了眼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54.*
棒!
不过更正一点,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指导大多数人行动目标的是:优越感、权力和征服他人。
他们自动爆料并不是为了“获得反馈、评论”,而是为了以上三点。
而当你们的回馈是以上三点的反作用力的时候,他们就会厌恶
望周知~
【 在 MyR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主动走上广场,拿起喇叭,将自己的那点私密事喊得人尽皆知。可当围观者刚发出第一声评论,他却立马慌了神,一把抢回喇叭厉声呵斥:“闭嘴!这是我的隐私!你们这是网络暴力!”
: 这等操作,堪称当代互联网奇观。其脸皮之厚,逻辑之悖谬,令人叹为观止。
:
: ...................
--
修改:Talker2020 FROM 111.196.129.*
FROM 111.196.129.*
我看他们挺享受围观的,也许围观和讨论会让他们获得一些扭曲的快感?
--
FROM 39.144.60.*
你这不废话吗?我帖子写了谁的私人信息了吗
某些人太爱对号入座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评价
: 但不要人肉具体的私人信息(名字、住址之类的)
: 单独评价人、事,无可厚非
: ...................
--
FROM 75.181.39.*
说的很好,给你鼓掌
【 在 MyR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主动走上广场,拿起喇叭,将自己的那点私密事喊得人尽皆知。可当围观者刚发出第一声评论,他却立马慌了神,一把抢回喇叭厉声呵斥:“闭嘴!这是我的隐私!你们这是网络暴力!”
:
: 这等操作,堪称当代互联网奇观。其脸皮之厚,逻辑之悖谬,令人叹为观止。
:
: 论坛的本质是什么?是观点的自由市场。你在这里“爆料”,本质上是在向这个市场投放一份“信息商品”。市场对你的商品进行“估价”(评论),是天然的权利和固有的规则。你既然选择了上市,就必须接受市场的定价和评判。既要利用公共平台的传播力,又要豁免公共平台的游戏规则,天下没有这等只赚不赔的买卖。
:
: 他们爆料的目的,无非几种:博取同情、寻求认同、倒逼对方、或纯粹是情绪宣泄。无论哪种,其底层逻辑都是渴望获得外界的反馈(即“评论”)。
:
: 然而,论坛不是你的粉丝后援会。你无法控制舆论的走向。当评论未能如你所愿,甚至出现大量批评和质疑时,他们瞬间转换面孔,从“求评者”变身“反评者”。先前渴望的“关注”立刻变成了可怕的“暴力”;先前主动递出的话筒,立刻变成了要堵住别人嘴的毛巾。
:
: 公共论坛不是任何人的私人领域,它是一片由所有用户共同约定俗成的公共疆域。这里的默认规则就是:你主动公开,就等于主动邀请评论。
:
: 若只要鲜花掌声,见不得半点批评指摘,那我奉劝你:
: 第一, 找个真正的私人空间,比如日记本或 therapist 的办公室。
: 第二, 爆料之前,先扪心自问:我是否已经强大到能接受一切可能的反馈?
:
: 若做不到,那就请收起你的喇叭,也收起你的委屈。因为真正打破你“隐私”界限、将你置于舆论漩涡中心的,不是评论者,正是那个亲手按下“发送”键的你自己。
:
: 既要又要,不是成年人的规则。在论坛的江湖里,这条铁律,同样适用。
:
: 世上总有这么一类人,每当丑闻曝光、公义沸腾之际,他们便准时登场,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谆谆教诲:“莫要评价,尊重隐私,拒绝网络暴力。”
:
: 这般论调,看似高尚清醒,实则是一剂包装精美的毒药,是作恶者最虚伪的盾牌,是公共空间里最狡黠的“捂嘴”霸权。
:
: 鲁迅先生若在世,他的投枪匕首必首先掷向这些“捂嘴党”。先生一生批判的,不正是这般“瞒和骗”的伎俩么?今日若对丑恶保持沉默,无异于为虎作伥。我们批判鲁迅时代的“麻木看客”,岂能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精致的沉默者”?
:
: 公众对丑闻的评价,从来不是暴力,而是社会道德的免疫反应。是这些声音在划清善恶的边界,在警示潜在的效仿者,在告诉世界:我们依然在乎诚实、忠诚与善良。
:
: 那些企图用“清高”捂嘴的人,你们可以继续表演你们的虚伪高尚。但请记住:正义的批判从不因沉默而消音,道德的污点也从不因捂嘴而洁白。
: --
--
FROM 223.104.42.*
说的不错
是这个道理
【 在 MyR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主动走上广场,拿起喇叭,将自己的那点私密事喊得人尽皆知。可当围观者刚发出第一声评论,他却立马慌了神,一把抢回喇叭厉声呵斥:“闭嘴!这是我的隐私!你们这是网络暴力!”
:
: 这等操作,堪称当代互联网奇观。其脸皮之厚,逻辑之悖谬,令人叹为观止。
:
: 论坛的本质是什么?是观点的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