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各位觉得六老师的诗改得如何?
那看到啥开心?
【 在 wooby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nice是最不稀缺的特点
--
FROM 111.194.50.*
稀缺的特点啊
漂亮,聪明,博学,有钱,官大
都可以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这种嘴巴上八面玲珑的人小时候
就见多了,县城里的能人都这样
欣赏这些特点的人是我父母那代
没有重构人的价值观的人,我受
不了
【 在 mymy1234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看到啥开心?
--
FROM 223.104.9.*
嗯,确实挺稀缺的,这种人一般都不混水木
所以要开心很难
【 在 wooby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稀缺的特点啊
: 漂亮,聪明,博学,有钱,官大
: 都可以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 ...................
--
FROM 111.194.50.*
今人写诗还需要按平水韵吗
还是跟唐以前一样按照口语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的原则都是相通的,古时和现在主要是读音有变化,才显得今天读音好像不押一样
: 不过我对古诗的理解还是高中生水平,押韵的话135不论,246分明,他们的第3句都不押的,平仄的话一般也是第3句用仄,就是去声,最后一句平声,他们的第三句都对,都是第3声,暗合起承转合的“转”,我就知道这么多
:
--
FROM 218.22.25.60
可以看看红楼,写诗还是要实战,有实践有思考才能有输出,现在的普通人能知道十三元十四寒的概念就差不多了,我个人认为按现在的普通话读音押韵就好,写诗也要开心
【 在 kole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人写诗还需要按平水韵吗
: 还是跟唐以前一样按照口语
--
FROM 223.72.43.*
假如说写拟古风一般写写呢
就用个五七言的格式
学格律还是有点麻烦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看看红楼,写诗还是要实战,有实践有思考才能有输出,现在的普通人能知道十三元十四寒的概念就差不多了,我个人认为按现在的普通话读音押韵就好,写诗也要开心
--
FROM 218.22.25.60
可以先学着对别人的句子,初学者一般缺的还是立意,当然我也是初学者。下面是我刚刚对别人的,写晚霞的,前面两句是别人的。我的经验是写诗也是先有意思再有辞,押韵都是最后要考虑的,意思要有转折,一般都落在第三句上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无心归家不觉远,最是人间好风华
【 在 kole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如说写拟古风一般写写呢
: 就用个五七言的格式
: 学格律还是有点麻烦
--
FROM 223.72.43.*
挺好
我一方面觉得像乐府这种又自在又有内容
另一方面觉得就算古乐府应该也是有格式的 只是后面没传下来
主要。。。还是不够胆吧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先学着对别人的句子,初学者一般缺的还是立意,当然我也是初学者。下面是我刚刚对别人的,写晚霞的,前面两句是别人的。我的经验是写诗也是先有意思再有辞,押韵都是最后要考虑的,意思要有转折,一般都落在第三句上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无心归家不觉远,最是人间好风华
--
FROM 218.22.25.60
你可以想象一下李白的赠汪伦,并不是有酒就有诗,他喝了三天酒也写不出来,最后在他离别,汪伦来送他的时候,他才写出了名句,离别的场景,素昧平生,却能得到难得的尊重和理解,想到此情此景,诗意不禁油然而生了,真实的感情才是最动人的
【 在 kole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挺好
: 我一方面觉得像乐府这种又自在又有内容
: 另一方面觉得就算古乐府应该也是有格式的 只是后面没传下来
: ...................
--
修改:klbs FROM 223.72.43.*
FROM 223.72.43.*
我也这么认为
【 在 wooby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nice是最不稀缺的特点
--
FROM 114.24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