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觉得zf限制鸡娃的思路是对的
你说的这些都是一些宣传概念上的东西,比如鸡娃和尊重兴趣等等,其实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那些不顾孩子成长规律鸡的家长,以及完全不尊重孩子兴趣独裁的家长,多数家长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一个度,所以相对正常的孩子还是大多数。随着自家孩子的成长你会渐渐清晰这一点
你说的那个读博的小孩,奥数曾全国第八,但没有后劲。你在高校应该清楚,这样的孩子在没有奥数经历的孩子里面更普遍。人成年后不复年少时的兴趣爱好转专业的也很多。
我不知你是否有体会,就是这些年理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数学的人有些特立独行是很常见的,不止是中国如此。国外的数学研究者也经常如此,还有佩雷尔曼这样比较极端的例子(你可百度一下他)。
: 我想说的是,对于多数科研岗位来说,并不需要从小就以鸡娃的方式去专门培养,不妨尊重孩子的兴趣。偏重数学的科研岗位,确实需要从小打好基础。但是打数学研究的基础靠逼着刷题没多大意义,这样只是透支孩子的热情和精力。以前课题组里有个读博士的小孩,奥数全国第八,本科保送的北大数学系,但是到了博士阶段,喜欢睡觉和打游戏,已泯然众人矣。
:
--
FROM 114.245.222.*
我感觉你的回忆好像因为久远而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真的那么美好么?
安全方面是不是因为严打才带来的,70年代据说很乱,窗户都几乎没有完好的,高中毕业都得下乡之类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不算严重的应试教育,
: 教师也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但不那么强调分数;
: 也不是强调书画、音乐艺术细胞的素质教育。
: ...................
--
FROM 114.245.222.*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政策的初衷应该是这样的,不过可能需要很久才能看到效果吧。
--
FROM 221.222.223.*
我觉得就是有很多不顾孩子想法的家长。天朝人普遍缺乏界限感,父母想支配子女生活的现象很普遍。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些都是一些宣传概念上的东西,比如鸡娃和尊重兴趣等等,其实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那些不顾孩子成长规律鸡的家长,以及完全不尊重孩子兴趣独裁的家长,多数家长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一个度,所以相对正常的孩子还是大多数。随着自家孩子的成长你会渐渐清晰这一点
: 你说的那个读博的小孩,奥数曾全国第八,但没有后劲。你在高校应该清楚,这样的孩子在没有奥数经历的孩子里面更普遍。人成年后不复年少时的兴趣爱好转专业的也很多。
: 我不知你是否有体会,就是这些年理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
--
FROM 218.67.192.*
偷孩子的事情主要是独生子女以后才频繁的,多子女时代比较少
大城市80年代知青返城潮,待业青年非常多,城市里并不安全,农村不了解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是美好,不是一件事的细节回忆。
: 70年代年代学校里学生经常逃课,老师不敢管。
: 城市孩子下乡是有的,80年代已经不下乡了,
: ...................
--
FROM 114.245.222.*
独生子女大部分宠溺的不行,孩子强烈反对的大人肯定就放弃了。这一代哪一个城市家庭的父母不以孩子开心快乐为天职啊,咱们小时候那会儿的父母有这个概念吗?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就是有很多不顾孩子想法的家长。天朝人普遍缺乏界限感,父母想支配子女生活的现象很普遍。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FROM 114.245.222.*
我觉得那会儿说不上善待,只是家长忙于生计顾不上孩子所以散养,孩子没人管相对自在
然后独生子女时代,四个大人盯着一个孩子,可不是没了自由,还得给大人演戏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年代的教育条件不够,不培养素质,
: 有书画、音乐天赋的孩子会被忽视
: 但也不压抑个性,不会把孩子圈屋里硬灌。
: ...................
--
FROM 114.245.222.*
治安情况全国不同地方相差很大的,所以个体的感觉不能代替全部,另外那个时代媒体不发达,出了什么事儿不会一下子众人皆知。要说治安好还应是这几年,因为监控探头遍地,然后DNA技术等广泛应用,犯罪成本太高,小偷小摸少多了。
听邻居家70年代上中小学的哥哥姐姐讲过,那会儿好多都只上半天课,甚至不上课,因为学了也没啥用反正到时候要下乡,所以对未来也没啥期待。这其实直接导致了后面的人才断层,改开后第一届高考才会对老三届开放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情况是这样,但也是路上社会治安好才放心
: 学校的教育是善待呀,每天的累都是玩的,
: 不是学习和作业累的。
: ...................
--
FROM 114.245.222.*
为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格局和追求呢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独生子女大部分宠溺的不行,孩子强烈反对的大人肯定就放弃了。这一代哪一个城市家庭的父母不以孩子开心快乐为天职啊,咱们小时候那会儿的父母有这个概念吗?
--
FROM 218.67.192.*
没错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zf要逐步关停中小学主课的课外辅导机构,另外也一直在打压学区房。对这些举措我挺支持的。
:
: 我觉得应试教育下鸡出来的娃,问题确实比较大。对我而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成绩可能很好,但学习热情,特别是自我驱动的学习热情不高。另外,功利性太强,喜欢走捷径,满足于应试的框架而习惯于浅尝辄止,似乎学习只是为了得高分,研究只是为了灌论文。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少有那种被纯粹的求知欲和探索使命感所驱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20.24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