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二街的夜市上,我遇见了一名维吾尔族小姑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遇见她时,她正抱着双腿坐在妈妈的水果摊旁。我们刚一站定,她就抬起头来,果断的摘下一颗葡萄,递到我们面前。她没有说话,却用整个身体所有的动作在命令我们,尝尝。
我打量着小姑娘,黑黑瘦瘦,五官立体分明,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相貌。头发随意的束在脑后,并不整齐,还有一绺从左侧脸颊散乱的垂落,要不时的梳拢一下。成年的维吾尔族女人总给人丰满的印象,原来她们小时候一样瘦削纤细。
娃妈接过葡萄。这次新疆之行没有吃到像样的葡萄,只在回到乌鲁木齐的服务区买了一点,味道还可以。刚才路上娃妈就说要买点带回去,我嫌麻烦说这咋带,容易碎,她说你网上买还不是一样,我背回去还便宜。小姑娘并不知道这些,但显然看出我们是游客,用手比划着说我们这里有箱子,你们坐火车坐飞机都可以带,葡萄十块钱一公斤,新鲜好吃。
娃妈开始挑葡萄,我蹲下来和小姑娘聊天。她是维吾尔族,今年十岁,昨天是她的生日,说着还害羞的笑笑,很可爱。我祝她生日快乐,问旁边一筐红色的果子是什么。她说是血梨,喀什特产。我说喀什这么远,运过来多费事啊。她说奶奶是喀什的,过来看她们顺便做点生意。她又卖东西,又给奶奶当翻译。
然后她拿出一个纸箱给娃妈装葡萄。娃妈担心会把葡萄压坏,奶奶过来呜哩哇啦说了一阵,我看着脾气挺急躁,对小姑娘态度并不是很好。小姑娘去旁边拿了一大把枝叶,和葡萄一起往箱子里装。娃妈说不是应该先称葡萄再装吗,这样先装再称不是把箱子和枝叶也算钱了吗。小姑娘说那多麻烦啊,一起称省事。奶奶又呜哩哇啦说,锤了小姑娘一下让她翻译,着急了还把箱子放秤上称,小姑娘的妈妈也在一边说了两句。其实就是空箱子是她们五块钱买的,连箱子一起称就把箱子成本摊进去了,但是语言不太通说不清楚。她们都忙着招呼娃妈,连旁边有人问石榴多少钱都没顾上理。
我很喜欢这个小姑娘,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独立果断,大气干脆,完全可以独立谈成一笔生意。但是我并不赞赏,而是有一些心疼,觉得淡淡的可惜。
我想着和小姑娘拍张合照,正在琢磨措辞,娃妈说还是怕碎不买了。我狠狠瞪了她一眼,灰溜溜的走了。
在离开新疆的前夜,我遇见了一名维吾尔族小姑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FROM 49.11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