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一个话题:诗为什么会演进为词
嗯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唱破啊,可能这歌还是更适合女声来唱
--
FROM 106.120.127.*
所以李白的这个风格写律诗就不太行,律诗是需要构思安排的,并不是想啥就能写啥的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这么说来,有这么个意思,你这句话说的特别好 “好像天生就该那么写一样”
--
FROM 120.244.138.*
嗯,李白的诗就很顺畅,就像你说的,仿佛就是天生就应该这样。
杜甫的律诗是不是比较好的,他那个登高
哦对了,李白写过一个凤凰台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李白的这个风格写律诗就不太行,律诗是需要构思安排的,并不是想啥就能写啥的
:
--
FROM 106.120.127.*
嚯
这是我在本班看到的第一个真问题
这问题蔚为复杂
我来简单来解释一下
文化的演进
其背后存在两种力量
这两种力量辩证统一地互为转化
作为矛盾双方共同促进了各种文学形式的演进
第一是民众的力量
民众的广泛参与是各种形式的文学得以发展的根本力量
第二是知识分子的力量
知识分子参与后,各种形式的文化就可以优化提高
这是关于文学演进的基本分析框架
实践中
唐诗宋词元曲的演进发展
就是这样的一个脉络
诗发源于民间
知识分子提炼拔高
随着知识分子的提炼
出现诗歌的最高峰
但是随着诗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各种规则
各种语法
越来越精致
民众逐渐退出
诗歌开始衰败
民众去寻找更加开放的艺术结构
词就此诞生
周而复始
词开始衰败
更加开放的曲开始诞生
--
修改:shuhanmoon FROM 36.106.255.*
FROM 36.106.255.*
你买本宋词鉴赏辞典
里面第一首次就是李白写的忆秦娥
然后李白张志和白居易都写过词
再然后冯延巳李璟(李煜的老爸)写的本青都超级喜欢
唐诗也可以唱,五言唱法和七言唱法不一样,不过曲谱相对单一
最早的诗经也是唱的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
: 有没有了解的?
--
FROM 39.162.83.*
哇!
鼓掌!
果然是professor~
【 在 shuhan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嚯
: 这是我在本班看到的第一个真问题
: 这问题蔚为复杂
: ...................
--
FROM 106.120.127.*
凤凰台不能算律诗
第一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律诗是讲对仗的,这句完全没有考虑对仗,有点仿写黄鹤楼的那首,仙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李白的诗就很顺畅,就像你说的,仿佛就是天生就应该这样。
: 杜甫的律诗是不是比较好的,他那个登高
: 哦对了,李白写过一个凤凰台
: ...................
--
FROM 120.244.138.*
李白这个凤凰台据说就是仿写崔颢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凤凰台不能算律诗
: 第一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律诗是讲对仗的,这句完全没有考虑对仗,有点仿写黄鹤楼的那首,仙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FROM 106.120.127.*
能够提出真问题的不多
大部分都是逻辑误差的假问题
或者干脆就是强词夺理的吵嘴
为你点个赞
不容易
【 在 sherry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哇!
: 鼓掌!
: 果然是professor~
--
FROM 36.106.255.*
教授写的很好,从框架的角度理解到了。
我之前一直以为,都是官方参与(有记载的诗人词人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
【 在 shuhan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嚯
: 这是我在本班看到的第一个真问题
: 这问题蔚为复杂
: ...................
--
FROM 106.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