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我同学说圣经中一字不差,这是什么境界?
对呀,我也支持杨振宁的前半句
【 在 ary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杨振宁说得挺好的,我相信有造物主,但不相信有一个类似上帝之类的神。 ...
--
FROM 106.116.222.*
这话说的有些道理,造物主不是人格化的上帝,可能有些思路可以和人共鸣。
【 在 ary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杨振宁说得挺好的,我相信有造物主,但不相信有一个类似上帝之类的神。
--
FROM 124.205.78.*
什么是圣经精神?
出埃及记23:24
24 你不可跪拜他们的神像,也不可事奉它们,不可作他们所作
的,不可模仿他们的行为,却要把神像完全拆毁,打碎他们的柱像。
记得满清时期就有所谓的礼仪之争。圣经之外不能另立道德权威,所以,孔还是一边儿
去吧。
【 在 per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态度,似乎和圣经精神不符
--
FROM 219.152.79.*
所以他终究是个人,而且是个不信主耶稣基督的人,而且他后世确实被膜拜,谦卑当然
是在 神面前谦卑,如果在孔老二这种...我不想用魔鬼撒旦来形容,然而他和他的徒子
徒孙们确实以他的言论为道德标准,这就是错,没什么好说的,圣经之外不得另立道德
标杆,就这么简单。
【 在 perl 的大作中提到: 】
: 谦卑是圣经交给你起码的做人态度,这样的修为其实不想回复的
: 孔子自己没把自己当做神,也没让谁来敬拜
: 只是他的学生和后人对他的学问和道德以及人文精神所折服,他的言论才逐渐广为流传
: ...................
--
FROM 219.152.79.*
我能不能上天堂,握在主耶稣基督手里,一个连圣经都没完整读过的人,你还是先信主
吧,不信的人上不了天堂,只会下地狱在永火中煎熬,忠告!
【 在 perl 的大作中提到: 】
: 谦卑是圣经交给你起码的做人态度,这样的修为其实不想回复的
: 孔子自己没把自己当做神,也没让谁来敬拜
: 只是他的学生和后人对他的学问和道德以及人文精神所折服,他的言论才逐渐广为流传
: ...................
--
FROM 219.152.79.*
进化论也只是一种学说而已
【 在 perl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事情已经超出了人类理解力的范畴,可以不讨论
: 不过,他说中国人也是来源于圣经中说的亚当和夏娃,这个和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不符啊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E2120」
--
FROM 222.135.110.*
这个他可能确实有点误解了,
早期传教士都是拉拢儒家的,
赶脚徐光启那帮人就是儒家成功转型基督教的
蒋介石张学良也算是,
【 在 perl 的大作中提到: 】
: 谦卑是圣经交给你起码的做人态度,这样的修为其实不想回复的
: 孔子自己没把自己当做神,也没让谁来敬拜
: 只是他的学生和后人对他的学问和道德以及人文精神所折服,他的言论才逐渐广为流传
: ...................
--
FROM 119.109.64.*
没什么误解,圣经之外就是不能另立道德标杆,我不知道早起传教士和中国当时的儒家
士大夫有什么纠葛,但我不是那群当年的传教士,现在的所谓儒家,或者儒家的suppor
ter,又有几个是真正好好研究过四书五经的呢?
【 在 ibm2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他可能确实有点误解了,
: 早期传教士都是拉拢儒家的,
: 赶脚徐光启那帮人就是儒家成功转型基督教的
: ...................
--
FROM 219.152.79.*
【 。
天主教与儒教的融合
徐光启皈依天主教,他的天主教徒身份和原来的儒家身份是一致的,他是以儒家的道德观诠释基督教义,以“儒”释“耶”,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同样,耶稣会士也在西方赞美中国文化,翻译介绍中国的经典,使18—19世纪的西方文明也得到了儒家学说的滋润。这样的中西政治,是一个善的交融,不是恶的争斗。徐光启既是一个合格的天主教徒,又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20世纪所说的“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这种说法完全不合适于徐光启,因为他的天主教徒身份,和他的儒信徒的身份一点也不冲突。
徐光启、利玛窦认为这个世界,最终可以用儒教、天主教的教义来统一世界。徐光启、利玛窦都抵制佛教、道教,徐光启的《辟妄》,利玛窦的《天主实义》都表达了这个倾向。他们两个共同提出了一个“补儒易佛”的想法,即用天主教补充儒家的不足,变易佛教、道教的荒谬。在400年前,“补儒”表现出利徐两人的进步思想,因为他们主张东、西两教的融合。但是,“易佛”的想法在当时就有局限性,在今天则更需迫切修正。当前“跨文化交流”的时代,佛教、道教也应该和儒教、天主教平等对待,相互学习。人类的精神和谐与普世价值,应该是在全人类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而不只是限于一、两种宗教,或者某种价值上实现。
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近几年,我们在上海纪念徐光启,认定他是“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正是因为他的信仰经验可以平衡儒教和基督宗教的冲突,并真正地和平相处,走向融合。确实,徐光启比其他历史家所肯定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更早,更全面,更深入信仰和文化地带,更加了解当时中国以外的欧洲世界。在当时中国的文化、经济,甚至军事还不落后西方的情况下,徐光启就主张“欲求超胜,必须汇通,汇通之前,必须翻译。”意思是,如果想超过别人的文化,自身的所有学问想要做得比别人好,就必须先翻译,要知道别人在说什么。而林徐两人另一个更大的差别是:林则徐已经无可避免地站在与西方势力相对抗的地位上,他的“睁眼”是被迫的;徐光启则是充满自信地与西方人士对等地交谈,自愿地学习,热忱地传授,他的信教是
LightYagam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什么误解,圣经之外就是不能另立道德标杆,我不知道早起传教士和中国当时的儒家
: 士大夫有什么纠葛,但我不是那群当年的传教士,现在的所谓儒家,或者儒家的suppor
: ter,又有几个是真正好好研究过四书五经的呢?
: ...................
--
FROM 119.109.64.*
no,我不承认他们的这种释经,无论新旧约都很明确, 神/耶稣是唯一权威,企图融合
儒和耶,和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和犹大人把 神和其他的idols一起拜同一性质
【 在 ibm221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天主教与儒教的融合
: 徐光启皈依天主教,他的天主教徒身份和原来的儒家身份是一致的,他是以儒家的道德观诠释基督教义,以“儒”释“耶”,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同样,耶稣会士也在西方赞美中国文化,翻译介绍中国的经典,使18—19世纪的西方文明也得到了儒家学说的滋润。这样的中西政治
: ...................
--
FROM 219.1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