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斯巴鲁森林人的四驱是那个价位最好的吗?
- 电控四驱和粘滞耦合四驱的响应速度远远落后于 torsen 和 冠状齿轮机械四驱
 
 【 在 Count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森林人在冰雪路面上性能应该是最好的,那四驱主要也就是干这个的,趴泥坑应该就不是最好的了。
 : 而且市内开油耗也在四驱中算低的。
 :
 --
 FROM 218.213.85.*
 
- 粘液耦合器确实是个鸡肋的,不过电控多片离合器的性能已经改进了很多——早期的电控(例如Haldex的第三代)还是根据前后轴转速差来启动液压泵,而液压泵还有个反应时间;而现在最新的电控(例如Haldex的第四代)则是根据方向盘转角、横向加速度、偏航率等等信息“提前”启动液压泵,而且还多了储能器来加速这个过程
 
 多片离合器式四驱系统的最大问题是鲁棒性——长时间动作会过热
 
 
 【 在 tsa300 (Tele-Superachromat T*)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控四驱和粘滞耦合四驱的响应速度远远落后于 torsen 和 冠状齿轮机械四驱
 --
 FROM 123.116.54.*
 
- 这些"提前"都是根据经验推测的,实际的精确比例要么偏差太多时根据打滑后的转速差逐渐收敛出来,要么不足以打滑就凑合了,而机械差速器是根据两个输出轴的扭力直接按比例分配的,快又准。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粘液耦合器确实是个鸡肋的,不过电控多片离合器的性能已经改进了很多——早期的电控(例如Haldex的第三代)还是根据前后轴转速差来启动液压泵,而液压泵还有个反应时间;而现在最新的电控(例如Haldex的第四代)则是根据方向盘转角、横向加速度、偏航率等等信息“提前”启动液压泵,而且还多了储能器来加速这个过程
 : 多片离合器式四驱系统的最大问题是鲁棒性——长时间动作会过热
 :
 --
 FROM 1.203.89.*
 
- 电控的算法肯定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校正,但也不存在什么凑合之说
 
 大众的4XMOTION(保时捷的PTM)、吉普的Quadra-Drive II、Haldex的XWD都是基于电控多片离合器,公路和越野性能都不错
 
 托森差速器性能固然出色,但由于加工难度大导致成本很高,而且还被丰田的子公司控制
 
 
 【 在 tsa300 (Tele-Superachromat 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提前"都是根据经验推测的,实际的精确比例要么偏差太多时根据打滑后的转速差逐渐收敛出来,要么不足以打滑就凑合了,而机械差速器是根据两个输出轴的扭力直接按比例分配的,快又准。
 --
 FROM 123.116.54.*
 
- 【 在 tsa300 (Tele-Superachromat 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提前"都是根据经验推测的,实际的精确比例要么偏差太多时根据打滑后的转
 速差逐渐收敛出来,要么不足以打滑就凑合了,而机械差速器是根据两个输出轴的扭力
 直接按比例分配的,快又准。
 
 
 torsen也就那么回事儿
 
 陆巡一直用着torsen从来没拿出来当回事儿
 
 就他妈闹迪粉当回事儿
 
 torsen这种机械式的限滑根本没那么牛逼
 
 不是什么快准狠的问题
 
 准确的说法叫扭矩感应
 
 利用涡轮蜗杆自锁特性
 
 缺点
 
 1 不能锁死
 
 2 扭矩差比较小的时候 没有效果,会打滑
 
 3 扭矩差太大容易损坏,缺乏自我保护机制
 
 Benz的G上面用的那种,不是限滑差速器,那是纯机械锁,必须停车状态才能启用,然
 后车速还不能快
 
 和斯巴鲁这种全时四驱不是一回事儿
 
 四驱的作用有很多
 
 越野脱困是一种
 
 湿滑路面稳定性是一种
 
 公路操控是一直
 
 不存在适应所有功能的四驱系统
 
 各有各的优势
 
 torsen的优势也不过是在第二种上而已
 --
 FROM 123.118.7.*
 
- 【 在 kobelj (GTR) 的大作中提到: 】
 : 速差逐渐收敛出来,要么不足以打滑就凑合了,而机械差速器是根据两个输出轴的扭力
 : 直接按比例分配的,快又准。
 : torsen也就那么回事儿
 : ...................
 
 
 另外
 
 就算是闹迪的quattro  一般也只有中差是torsen
 
 前轴 和 后轴的差速器也完全是开放式的 也是需要靠刹车来辅助
 
 RS5有一个运动型后LSD  加入两组电控离合器
 --
 FROM 123.118.7.*
 
- 不可能预测到精确比例。全球统一路面材质都不能保证抓地一致,更不用说脱离铺装路面了
 
 托森在大众集团正在绝唱,已经开始被更先进的冠状齿轮差速器代替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控的算法肯定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校正,但也不存在什么凑合之说
 : 大众的4XMOTION(保时捷的PTM)、吉普的Quadra-Drive II、Haldex的XWD都是基于电控多片离合器,公路和越野性能都不错
 : 托森差速器性能固然出色,但由于加工难度大导致成本很高,而且还被丰田的子公司控制
 : ...................
 --
 FROM 115.170.44.*
 
- 小扭距不工作、缺乏自我保护和怕扭距大是纯粹扯淡,典型秀无知秀下限
 
 v12 TDI 的大怪兽都照样用torsen,从来没听说有把托森用坏的。
 
 托森的优点就是精密快速不怕大扭距,可靠性超高,终生免维护,自己去jtekt好好补补课吧
 
 【 在 kobelj 的大作中提到: 】
 : 速差逐渐收敛出来,要么不足以打滑就凑合了,而机械差速器是根据两个输出轴的扭力
 : 直接按比例分配的,快又准。
 :
 : ...................
 --
 FROM 115.170.44.*
 
- 等着四轮独立驱动的那一天吧,剩下就是传感器和编程的事情了
 
 【 在 kobelj (GTR) 的大作中提到: 】
 : 速差逐渐收敛出来,要么不足以打滑就凑合了,而机械差速器是根据两个输出轴的扭力
 : 直接按比例分配的,快又准。
 : torsen也就那么回事儿
 : ...................
 --
 FROM 211.99.222.*
 
- 不远了,电动车普及那天
 【 在 alongbow (时光倒流) 的大作中提到: 】
 : 等着四轮独立驱动的那一天吧,剩下就是传感器和编程的事情了
 --
 FROM 67.1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