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应当熟悉按能力对战斗机进行归类的方式,比如是否能超音速、否配备雷达、能否执行多种任务,等等。
如今,这种做法也成了营销工具。可以说,洛克希德·马丁是最早这么做的公司之一,把其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和F-22“猛离”标榜为唯一可用的第五代平台。它们的低可探测能力、先进航电以及传感器融合,使其有别于波音F-15与F/A-18“超级大黄蜂”、达索“阵风”、欧洲战斗机“台风”和萨博“鹰狮”等竞争对手。业内一些人士长期认为这些定义并不诚实,尽管他们自己也在使用。
现在看来,丑国空军想让这种“划代”词汇退出舞台。根据在此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战斗机会议上发言的军方高级规划人员介绍,军方正在讨论是否应继续使用这套命名法。
“我们在内部讨论,这种命名法相对于现有能力而言对我们已经不再有用,”这名军官说。“可以论证的是,这些技术的进步,加上先进武器以及它们带来的射程...使一些传统上被视为第四代的平台,能力提升到更接近第五代的水平。”
他举了一个例子:新近升级并加装“鹰式被动主动警告与生存系统”(EPAWSS) 的波音F-15EX,至少在某些情境下,已在一定程度上可与F-35相提并论。
“我们当然并不是说F-15EX能完成F-35能做的一切,但我们确实认为把那架[F-15]称为第四代平台有点误导,“这名军官说。
--
FROM 218.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