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前边说了,深空中散热比加热保温难。
他说的一天烧推进剂得到100公斤的水,消耗200多公斤的推进剂,燃烧热和水的冷凝热可比推进剂汽化热高多了。
本来假设因为散热温控不好而不得不汽化的推进剂,或者说为了降温而汽化的推进剂,为了消耗掉它造水,可能需要再汽化N倍的推进剂来降温。这是一个放大的正反馈。
所以说这个思路有问题。
不过,深空中深冷保低温要比地球上容易。
如果是我,如果温度升高的话,优先辐射降温减少蒸发量,如果航程中某个时段实在辐射不出去了,就用推进剂少量汽化来降温,汽化的推进剂多数或全部排掉更合适。
排掉的过程中做些废物利用当姿控工质倒可以。
至于用水做宇宙射线吸收剂或者屏蔽层,是基于有大量水的假设。实际上用固体物质和/或水凝胶复合物做更可行。水层的稳定依赖于人工重力的稳定,RH 100%的环境也不是长久可生活的舒适环境,豪华泳池两个星期就会让人烦透。
人每天只需2升多的水,循环起来以后可以回收80%以上,而人每天食物消化代谢还能产生几百毫升的水。一天100公斤的水远多于维持生命所需。这是在深空,没那么多水可浪费。
文科生和初中生们就喜欢用些简单的纯理论,做些宏大或大惊小怪的虚无却经不起推敲的叙事。他们只能听一些自以为懂的知识,一知半解就开始抖机灵搞“发明”“创举”,但缺乏基本的科技功底,没法深入地和逻辑严密地思考他们的叙事具体如何工程实现,从中发现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或是否可解决。
这些科技盲啦啦队员们就是先抱个大腿,然后虚无地吹捧“创举”,对别人提出的东西说“简单”,说实际工程“困难”。怎么个困难法全是虚说。他们的无知并不妨碍他们道听途说些花边来装。
【 在 qgg 的大作中提到: 】
: 抽点燃料烧?要热量散不出去,那就逗了
--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