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可以分析一下
你的设计,能够获利的地方其实是在于打穿了对手以后,开始处在越位位置的那名球员能比防守队员更靠近球门,有极大的概率获得1v1或者打空门的机会。
那么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
1.普通的阵地进攻,如果少一个人都能够打穿对手,那我为什么要故意少一个人,明刀明枪的直接把对手打穿不久行了。
2.反击
2.1少打多的反击,本来参与进攻的人就比对方少,现在又少了一个接应点,进攻成功的几率一下子降了不少吧?另外在这种场景里,这个队员要首先经历长时间的冲刺进入一个较有利的越位位置,到位以后,要再观察队友的跑位,等待队友打穿防线,然后再根据队友的位置来调整自己的跑位让自己最后一下接球不处于越位位置。这个时间,在长时间的冲刺以后,再往回撤来调整自己位置的时间,防守队员追上自己的概率就大了很多了,总结起来,并不会比常规的少打多反击战术更好吧?
2.2多打少的反击,我都多打少了,直接正面打穿不就行了。。
3.就是反越位了,例如今天西班牙这球。这个战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反越位发动的不确定性,并不是说我设计在几分钟几秒哪个位置发动这种战术,而是完全取决于传跑队员对于厂商局势的观察和判断,所以,这名队员就要面临选择了,我是保持持续观察核心队员的处理球,还是自己随机的跑到越位位置?如果是前者,那就是进攻中少一个人,如果是后者,那就是进攻中随机时间的少一个人,伴随体力的大量损耗。
总结起来,没看出来在典型的应用场景中这个战术如何得利。
【 在 tokkie (tokki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不用是一回事,别动不动就用脑残这样的词。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