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楔子
世界上的事真是奇妙,不知从何时开始,连一向喜爱殷铁生的山东和长春球迷也开始把他称为铁蛋了,可能连他自己也淡忘了这曾是一个让他不快的绰号,想来真是有趣。
2.球员时代的殷铁生
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山东殷二郎。我对殷铁生的最初印象,还是上小学的时候看电视上山东省队的比赛,听主持人赞赏地说了一句“老将殷铁生”。电视屏幕上,刚进了一个球的殷铁生憨厚的笑着。这也是我对球员时代的殷铁生的全部印象了。实际上球员时代的殷铁生并不十分得志,除了在山东队是中场核心,最辉煌的经历就是进过国家二队,和国脚的称号始终有缘无份。
3.甲A初期的殷铁生
再次听到殷铁生的名字就是高中的事了。当时的山东队,经历了几次天灾人祸后,从甲A降到乙级,又从乙级打回甲B,然后在冲击甲A未果的情况下搭上扩编的末班车幸运升上了甲A。这段也许是山东足球最黑暗的五年里,殷铁生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而94年的首届职业联赛,全年经费不到200万的泰山队居然开局连战辽宁广州,取得三连胜,真是让我们这些年轻的球迷热血沸腾。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殷铁生和他手下的邢锐、吴刚、王军、唐晓程、小鹏、茂臻、刘越等的名字真正响彻了齐鲁大地。也是在他的带领下,山东队94年就取得第五。至今记得一个细节,当我从一家外地报纸的体育新闻中看到泰山队被称为甲A劲旅,感到高兴却总觉得不适应。这个劲旅的称号就是殷铁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领着一群小年轻打出来的。
后来我始终觉得,正是有了那几年艰难的日子,殷铁生才能在以后的艰难环境中一次次崛起。当时的泰山,为了球队的基本运转四处东拼西凑。我记得连一个洗浴中心华清池赞助球队几万块钱都上了齐鲁体育版的头条。由于没钱,泰山一直和体制特殊的八一保持了数年全华班的‘光荣’;由于没钱,唐晓程、邢锐、宿茂臻差点被陈亦明一次性挖走;由于没钱,泰山队连续几年只卖不买,一个内援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殷铁生能让山东队一直保持在前六,他所克服的困难和展现的能力不亚于任何一个所谓的国内名帅。只是由于山东足球在当时国内足坛的地位积弱已久,他当时和队伍一样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而已。
4.不只会防守反击的殷铁生
很多媒体记者谈起殷铁生,都说他是一个只会防守反击的教练。久而久之,真相就淹没在了这些谣言中,连周文渊这样的老资格记者也人云亦云。其实,正如殷铁生自己说过多次的,防守反击的战术只是他针对当时山东队的队员实力和特点所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其实在甲A的第三年他就试图做出过改变,当时山东队的前六轮联赛进攻打得相当漂亮,场面好看但成绩却是一塌糊涂,包括因为李明的一个乌龙主场0:1负于大连。在保级的压力下,殷铁生才不得不把战术又恢复到了防守反击。其实,鲁能元年金正男改革的失败也证明了殷铁生战术选择的正确。
而虽然迫于现实的局限不得已而为之,在我看来,殷铁生始终是一个战术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主教练。95年的申花,在徐根宝的带领下高举抢逼围大旗一路高歌猛进,可联赛的第一场失利就是被泰山队主场3:1干净利落的拿下;之后虽然十连胜不可一世,可足协杯决赛又被泰山队2:0击破双冠梦想。当时的广东宏远凭借挖角一度兵强马壮,可是‘兵马’齐全的宏远也不过和泰山打成主客两平;北京国安也是如此,殷时代的泰山对国安基本保持着主场赢客场平,偶尔还主客双赢的局面。当时国内的强队,除了大连之外,一穷二白的泰山谁也不怕,靠的就是主帅多谋、三军用命八个字而已。如果单轮战术安排和临场指挥能力,泰山的历任主帅中只有桑特拉奇比殷略胜一筹,其余几位主教练在这方面都有所不及。
5. 命运多舛的殷铁生
殷铁生命不好,这大概是共识了。在鲁能未接手的几年里,尽管殷铁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打出了一片天空,但由于山东足球的弱势,他和他的队员始终不能被中国足球的所谓主流承认。当和他经历相仿但能力颇有不及的沈祥福、贾秀全先后登上国字号舞台时,他却只能在俱乐部中打拼。而当鲁能接受球队,俱乐部变得财大气粗,鲁能泰山也终于成为国内豪门的时候,他又已经给洋帅让出了舞台远走长春。
而在长春这片足球沙漠中,他励精图治几年带出了一批颇有实力和潜力的队员,却因为所谓的甲B五鼠案无辜受累,使得冲上顶级联赛的时间推后了两年。之后,为了一遂国字号的心愿,他离开长春赴任国青,带队取得世青赛资格却为克劳琛做了嫁衣,一气之下离开国青只能屈就没钱的青岛队。而此时的长春亚泰正利用他所打下的基础,终于登上了顶级联赛冠军的宝座----------
6.千年媳妇熬成婆?
经历了千般波折,命运在奥运前的二十几天对殷铁生露出了笑脸---他意外当上了国奥的主教练。尽管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天,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得到所有称心的队员(比如王永珀),但我相信,凭着这他对这批队员的了解,凭借着他的战术和指挥能力,殷氏国奥一定能走得够远。让我们一起为国奥加油,为铁蛋鼓劲!
国奥加油,铁蛋加油!
--
FROM 222.20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