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我历经风雨永相随的巴西队!)
[作者:dream-and-actual]("网易--国际足球沙龙论坛")
足球―――上帝献给全人类的“厚礼”,它是一个精灵,一个活脱脱的充满灵感的
精灵!足球承载了胜利和荣耀的喜悦,填平了梦想和现实的鸿沟,生命中的两个极
致----最感伤悲创的痛哭,最畅快淋漓的欢笑,被足球,被那个精灵牢牢的俘获。
抓住了悲与喜,带走了我的心,于是再回首,为那个精灵献上我深深得恋曲!抬头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回首足球往事,历历在目。我的足球恋曲从头哼起。
祖父,父亲和我三代恋球,此'不渝。62年父亲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
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接触世界杯可以说是中国球迷中最早的那一批,58年中国
第一次冲击世界杯,50年代国足远赴匈牙利学习,父亲都亲身经历。70年文革在中
华大地进行得如火如荼,那时接触任何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和思想”都被看成“
大逆不道”,在那个年代世界杯简直想也不敢想,可是对足球的致爱对世界杯的渴
望使得父亲用家里偷偷藏着的一部半导体在凌晨通过外台收听了1970 年第九届世
界杯的几乎全部比赛。至今为止父亲与一些同辈的老球迷侃球,总是难忘1970年的
世界杯情结,在中学和大学父亲除了关注国足,最欣赏的就是50年代与我国关系良
好的匈牙利的足球(普斯卡斯,斯基亚费诺,苛启示,库巴拉是那个年代(
50---60年代)中国最老的那批资深球迷心中永远的王者,匈牙利开创的现代足球
史上的第一次足球技术与战术革命----“WM”阵型始终被那批老球迷津津乐道!)
。参加工作后父亲最难忘的当然是1970年世界杯的经历(虽然58年,62年的世界杯
父亲都关注过,但可惜那时家中没有任何能接收世界杯的装置,所以只能从当时的
“解放日报”来了解世界杯的比赛情况,66年正是文革爆发连唯一能获得世界杯来
源的“解放日报”也与世界杯切断了联系)。一直到70 年当时父亲在上海偷偷通
过朋友弄来了一部据说是香港带来的“半道体”一直藏在家中(那时家里是“石窟
门”的房子)。到了世界杯举行的时候派上了用场,就是用它父亲“亲历”了
1970的那届最伟大的世界杯! 从那时起父亲成了巴西队的铁杆球迷(历经风雨30
载,不遗不弃永相随!)。
父亲用他的思想用他的谈吐深深得影响了我,于是从我懂事看球开始巴西就一直是
我的致爱!用男子汉的心来体味足球,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啊!
泪当然不会轻易流,但男子汉的心在面对那个“精灵”的时候永远显得那么脆弱,
那么容易受伤。我的眼泪,痛苦的泪,只会为82,86年的巴西而流,我的热泪,幸
福的泪,溢满胸襟,那是94年,02年喜悦的泪!我把足球看作一个有生命的“精灵
”,那巴西就是这个精灵的“魂魄”。那是陪伴我一生一世的------足球之魂!
父亲“亲历”世界杯是在1970年。而我“亲历”世界杯是在1982年(那时我只有
12岁)。我相信中国很多球迷都是1982年才真正开始全方位的接触世界杯。那时我
和父亲的装备要比1970年“先进”得多(一台9”的黑白电视机),当时看的也不
是现场直播(而是央视赶场从香港通过空运,运回京的电视录像带)。虽然那时尚
年幼,但对足球(巴西足球)倾注了我所有的爱和期盼!82年的巴西队是世界足球
的骄子(济科,法尔考,儒尼奥尔,苏格拉底,艾德尔,艾雷佐等)这是美伦美涣
的巴西队,上帝被巴西人对里约耶苏山的崇敬所打动,于是将“精灵”的所有灵感
赋予了那支巴西队。特莱.桑塔纳将真正的桑巴足球纯正的艺术气质贯穿于那支巴
西队的举手投足。醉了,我心陶醉,当真正的足球的灵魂赤裸裸的呈现在天宇间的
时候,心与心的碰撞,魂与魄的交融完美揭示了足球的真谛,那是足以令人心醉一
生的足球。1982年7月5日那是我的足球日记中永远无法忘却的一天。复赛分组赛:
意大利VS巴西,保罗.罗西一个暗夜中“仗剑天涯”的剑手,一个拥有“荆柯刺秦
王”般勇气的刺客,他的利剑划破了暗夜繁星点点宁静的天空,斩断了桑巴舞者灵
巧的“双翼”,更击碎了我所有的自尊,那一天我的心经历了冰点到沸点最后还是
坠落万丈深渊痛苦变化。比赛结束了,詹蒂莱要求与济科互换球衣,那一刻我透过
模糊的黑白电视看见了济科眼中流下的那无奈的英雄泪!我的眼帘湿润了,可能那
时幼小的我还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是下意识得跟着济科流泪(这是我记忆
中第一次为足球流泪,为巴西流泪)。
1986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济科与法尔考的体能已经不允许他们作为先发主力打完全
场比赛了,可16岁的我,对巴西队依旧倾注了我所有的爱(那种感觉比我第一次的
恋爱还要来得刻骨铭心),当复赛巴西以4:0轻松终结东欧强队波兰时,我确信巴
西一定是冠军。可接下来的1/4决赛巴西VS法国却重演了82年的那一幕,济科下半
场第72分钟被换上场,他刚上场就以一记精准的传球使队友突破创造了点球机会,
可是,就是济科罚出的那粒点球被法国队守门员巴茨无情的扑出了,那场比赛堪称
经典(也将是我记忆中一生一世的珍藏)。最后的点球决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那时的我已经是懂事的“大人”,已经懂得如何抑制自己的感情,但在那个夜我
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那眼泪已经不是4年前朦懂的感性的泪水,而是内心深
处痛苦的一种宣泄,宁静的夜,悲创的心,滚烫的泪)。
1994年7月17日,这个日子每一个喜欢巴西足球的人都会记住,24年的等待,对于
我和我的家人则是两代人的期盼(我和父亲),最后的冠军决赛巴西与意大利的点
球大战,我只记得当巴乔将点球射飞的时候,就在凌晨,我将所有的理智抛诸脑后
,只是像个孩子一样,振臂高呼,从1982年----1994年在我心头压抑了12年的感情
在那一刻得到了彻底的宣泄,喜极而泣的泪水渗到了嘴里,脖颈中,可在那一刻这
些都已显得不重要,那个“精灵”在这一刻终于找回了24年在外游荡的“灵魂”。
梦想与现实的宏沟在那一刻合拢!我在CD架上取出了那张我最爱听的由德国带回的
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 ,因为这时这
这张唱片能代表我的心境,它有一种抒情诗调的热情,动态的,富有生机的力量,
这预示着巴西足球无限博大的生命力!
在中国的农历新春祝福你们世界足球的宠儿,我心中永远的“足球之魂”――――
巴西!!!!!
--
FROM 202.119.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