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联众打“锄大D”,对手中有个叫“加斯科因2000”的玩家让我感动了很久,
没想到现在还有人能够以他的名字作为自己Nickname,于是大家聊了2个小时,最后
才知道,大家对于加斯科因的喜欢都是那么的一致,正好今天是难得的放假,腾出半
个下午的时间,把对加斯科因的这一坎坷不平的足球生涯做了个不算完善的回想,加
斯科因本来应该有更好的前途,在2000年来临,真希望他能重新振作一次,为我们奉
送又一个Gazza旋风........(文字过长,如无兴趣可直接关闭)
我第一次关注加斯科因好象是在1988年,当时国内专门介绍足球的报纸就是广州
的《足球》,现在虽然已经不买这报了,但当时却是我获取足球国际消息的唯一来源
,好象当时他们的叫法是和香港的叫法一样,叫加斯居尼,名字很怪,所以给我的印
象更大程度上不是他的表现,而是他的名字。在后来的有关加斯科因的足球生涯阶段
,他算的上一个争议性人物,大家都昵称他Gazza。加斯科因是英国足球的一个另类
,很特别,如果每日吃惯了生猛海鲜,来一个象加斯科因这样的怪异小炒,让人有一
种新鲜感。在90年代,有人也把他归结为小丑的范畴,不过,现在再来看,没了这个
小丑,在泰勒时期的英格兰足坛,会觉得看的很没劲。
加斯科因是个幽默大师,他长的和英国的喜剧明星Hill一个模式,所以如果他没
踢球,我想他去当个喜剧演员,当个金凯瑞,或者当个周星驰,我也同样喜欢,这个
人我行我素,好象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和人赌气,又或者象冯巩和牛群说相声,通过
自虐一样的损自己以达到让观众大饱眼福的目的,所以我第一次注意加斯科因就是因
为人们传说他是个搞笑人物,或许他应该去拍摄《食神2》,嘴巴里吃着他喜欢的Milky
Way巧克力,我想以他那肥蹲蹲的可人面孔,一定很卖座。
加斯科因第一次给我特别印象是因为我搜集的一张他早期的picture。嘿嘿,很
搞笑,我当时还是小学生,所以看着觉得很可笑,没想到球场还有这样的事情,加斯
科因那时穿着喜鹊队的球服,站在加斯科因前面的是维尼.琼斯Vin ny Jones,琼斯
的面孔非常可憎,好象要吃人,他负责盯加斯科因,但却用小动作伸出左手去抓加斯
科因的“小弟” ,这也太缺德的点,但加斯科因却哈哈大笑。这张pic让人看的忍俊
不禁,一张本来很不雅观的照片因为他自己的大笑而让我觉得颇有收藏价值,这个照
片还被当年的一个英国媒介评选为当年的最佳图片。后来我知道了,琼斯是足球场上
彻头彻尾的恶棍,他在球场上喜欢打人、蹄人,暗算人, 骚扰人,象用这样的下流
动作骚扰对手的多数都被对手予以强烈的回击,还有的球员对琼斯不满,更是在赛后
对他大骂。但加斯科因却能哈哈大笑,真让人觉得好玩。后来让我觉得加斯科因更为
大度的是他居然邀请琼斯一同看芭蕾舞演出。
年轻的加斯科因一直就喜欢吃甜食,当时就有点肥肥倾向,在喜鹊队时为此常被
长颈鹿骂的不知死活,但加斯科因仍然我行我素,他还一再强调他喜欢The Fat Boys
的流行乐,因为他也是个Fat Boys。但长颈鹿后来给他下命令要求他减肥否则就要他
走人的时候,加斯科因马上答应了条件,并且迅速将体重减到154磅,然后开始听Thin
Lizzy的歌曲了,他自己还经常在教练面前说,“你没发现我最近又轻了很多么?”
还有一些事情包括,他曾经在东北部玩板球做业余爱好,后来却被那里的管理人员禁
止参加比赛,原因是因为他在这个球队的门口偷偷撒尿,他的解释是他那天上午喝了
太多冰水。这些事情我记得都是他在当时的喜鹊队时发生的,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奠定
了这个这个让他的足球生涯如此哭笑不得的风格。当年来中国比赛的时候,他的话语
很有幽默大师的水准。当时他因为要做疗养而没有随同球队去游览长城,有人问他为
什么不去,还特别说道:“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从月球上看地球唯一可以清楚发现的物
体,你如果来一次中国却没去万里长城那就太可惜了!”换别人, 多数会老老实实
地说不去参观的原因,但加斯科因的特别之处就在这,他的回答是:“我知道长城是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所能看见的地球上唯一的景物,我虽然没能去参观,但我正打算着
将来去月球看呢!”
Gazza出道的时候,马拉多纳那时正是年富力强,1984年的老马如日中天,当时
以500万英镑从巴塞罗那队去那不勒斯队。同期,加斯科因正在喜鹊里磨砺自己,后
来的几年他是在查尔顿的教鞭下成了明星,如果不是这个长颈鹿对他的严格要求,
也许这个天才早就萎了。加斯科因在1984年后的四年应该都是在喜鹊队,他本来可以
更早让人注意,但利物铺队和尤文队在比利时的球迷骚乱让英格兰俱乐部没办法参加
欧洲比赛,英格兰的联赛没受到什么人的注意,所以当时我基本对他的了解是来自于
一本叫英国足球的球星画册上对他的描述。我记得那本书把加斯科因吹的很神,但现
在怎么也找不到这本书放哪了,唯一记得就是好象是说类似英国的马拉多纳的称号。
但这样的形容后来在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过,那个年代,到处都是“马拉多纳二”的
称号,葡萄牙的弗特雷,90年代后还去过AC米兰队,现在还在马德里竞技队有股份。
罗马尼亚的哈吉,从能力和自身成绩上说可以体现出马拉多纳一点身影的球星,现在
是罗马尼亚史上最优秀的球员。南斯拉夫的斯托伊科维奇,在欧洲漂泊的N个没有价
值的年代后,去了日本,混到现在仍然是日本明星人物。比利时的希福,早年在国际
队和都灵队之间辗转覆辙,在马特乌斯当主力后坚定了在都灵队的信心,和巴西的卡
萨格兰德以及穆勒等在那时的意大利还有一番作为。还有R巴乔和90年代的多布罗沃
尔斯基等等,所以加斯科因被形容为马拉多纳我也没多在意。当然到了我开始逐渐了
解足球后以及现在再来回味加斯科因的这个足球生涯,确实有点马拉多纳的缩影出现
,有他的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果说真的要全方位来和马拉多纳作个比较,我
看那些叫“马拉多纳”的球员里,加斯科因是演的最象的,我指的是还包括生活方面
和体态方面。
长颈鹿去了爱尔兰队当教练后,加斯科因的身价开始出现了,我曾经记得曼联队
要出价200万英镑买他,我只是觉得加斯科因能够被人花费200万买下一定有不简单的
能力而绝不仅仅是靠他的那份搞笑天才。但加斯科因却选择去了热刺队。1988年8月
去热刺队的时候,英国足球正处于低谷,那年的国家队在欧洲锦赛被爱尔兰和荷兰队
狂欺负,尤其是在和荷兰队的比赛,古利特和巴斯腾疯狂蹂躏英格兰队的后防线,我
喜欢的布彻因为受伤没办法参加这次大赛,罗布森推出了了驴子出场,但在和巴斯腾
的较量中,亚当斯明显是对欧洲大陆足球的风格缺乏了解,成了被鱼肉的对象,我想
英格兰队当时不能算是个优秀球队,因为他们没有个好象马拉多纳或者荷兰的古利特
一样的灵魂人物。当然,现在在Boro当教练的罗布森当时是球队的大脑,但罗布森的
创造力方面还有缺憾,他应该是个符合英国人满意的英国巨星,确实还不能和世界上
的同期大大牌球星做比较。我感觉英格兰队中场缺少活力和想象力,莱因克在当时患
了肝炎,我看到有报道说,英格兰队把这当成他们失败的理由,这实在是自欺欺人。
我那时还在上小学,对我印象更深的是一年后国内的64学潮,我不大记得那时的
加斯科因是个什么样的球星,总之,国内对他的报道本来就巨少,在1989年, 几乎
没听说过那厮的任何消息。但到了岁末,有一股很明显的势力显示,英国正在极力要
捧红这个明星, 只要看看我们国内《足球报》对加斯科因当时的介绍就可以看出当
时的英国本土是如何渲染这个球员的,其感觉有点和现在的贝克汉姆类似:权威报刊
对加斯科因进行客观中肯的报道,小道消息则拿他的花边新闻大作销售文章,所以经
常可以在这个星期看到说加斯科因的前途不可限量,下个星期的另外一个报纸又要reveal
一个某某加斯科因的花边内幕,或者刊登一些搞笑的GAZZA的posh,让人看的怪怪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上有搞笑的事情和贻笑大方的尴尬
,球员也是人,他们有这样的私生活是很正常的,但在一些人看来,他们对于足球的
了解却只限于四处宣传这些球星的小道消息,而从不在正面来宣传他和评价他。实际
上这些宣传者却不从自身考虑,每当他们在大肆酝酿报纸发行量而将一些小事故意造
成一个轩然大波的时候,他们难道在自己的人生中没有犯错或者作过类似的事情。当
他们拍摄到一些很风流的照片的时候难道他们就没想过如果自己在做类似事情的时候
也被人拍摄而宣传到XX的报纸上是个什么情况?这恰恰是导致一个球星坠入低谷的引
子,球星本来可以一心一意地在一个叫“足球”的环境里健康发展,但却到头来被外
界的客观因素所干扰,导致那些抗击打能力差的球星常常因此受到波及,并最后更是
得过且过,并抱着“既然他们认定我是流氓,那我想当好人也当不成”的观点腐化下
去,从而越陷深,难以自拔。类似的天才都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所受压力程度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情形出现,例如马拉多纳、坎通那、罗马里奥,还有现在的贝克汉姆或者
罗纳尔多,当然,GAZZA绝对应该是这个里面的一员,在总结了他们为世界足球作出
贡献的时候,居然一个正常思维的球迷都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无论他们做
出什么贡献,进入我们脑海第一印象的是他们在球场外的花边新闻,或者是他们的一
些球场丑剧。而这些丑剧不过是发生过那么几次,就把他们给定义为坏人的行列,坎
通那,人们一提到他,先要提的不是他的球艺,而是他的飞脚就是典型。加斯科因后
来的情形也是如此,因为他一出道就被定义为一个争议性的人物,在那个没有活力的
年代,英格兰足球渴望有个新鲜东西来刺激英国足球的消费,加斯科因并没有成熟,
就被急冲冲地推上了领导英国足球走向世界的舞台的主角,这次急功近利的行动把一
个本来在足球上还有更大作为的球星给搞跨了,但也是要等到GAZZA退出足坛后也许
才能得到总结。
加斯科因在90世界杯成了他走向世界的信号,在那之前,加斯科因对我的了解只
限于报纸的宣传,我却从没正经看过他的比赛。有人说他带球牢,可以控的住球,能
够在本方场内驾御足球, 然后在对手的场内创造危险,因为他的长传和短传同样可
以给对手猝然一击,尤其是前面还有比尔兹力和莱因克这样的杀手的时候,加斯科因
的长处都可以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中央电视台那时没什么足球节目,体育新闻当时在
中央1台很晚的时候才播一点点片段,凭着那么一点点片段,我曾看到过加斯科因在
喜鹊队的几个精彩进球,也看了他在热刺队的进球和中场组织,但那都是片段,根本
没办法因此而将他做个真正意义上的归类。在我感觉里,英国球员绝大部分都是踢直
来直去的足球,而且有创造力的球员也经常因此而抹杀了。例如霍德尔、瓦得尔和巴
恩斯。当时的教练罗布森提倡技术足球,但这些球员在国家队并没有真正发展出名堂
,硬朗足球仍然在国家队占很大比重,巴恩斯那次连晃巴西队数人而直捣龙门的入球
还有瓦德尔在从法国回国代表谢队参加的那次德比足总杯半决赛,以及霍德尔在当年
的热刺队那出神入化的脚步挪位就可以改变足球结果的大师级水准的录象带我经常百
看不厌,虽然那多数是因为英国俱乐部的后防线普遍素质偏差而导致的,但仍然看的
让人赏心悦目。最有印象的是那次足总杯比赛,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是最早播放英国足
总杯的城市,当时的比赛正好是谢非尔德的德比赛,瓦德尔当时从法国回国后应该算
是过气球员了,但他的技术却仍然在队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根本不用跑动,就慢慢
地带球,然后就可以将皮球一直从本方半场带到对手的半场,经常可以看到的是瓦德
尔只用扭一下身躯,对手的重心就被晃过,当时这场比赛还有那场有macca代表利物
铺队出场的比赛都是张路在做球评,解说的还是宋。这两场比赛我看到了新的东西,
一个是瓦德尔的那种慢条斯理的技术居然可以在英国横行,另外一个是看到年纪轻
轻的Macca新一带技术球员已经开始用技术和速度的结合来摧毁对手。此外,就是看
到了张路的球评,确实耳目一新,说的都是门道。但我后来也觉得如果是这些技术球
员到意大利就不可能那么横行无阻了,意大利的后卫都是和马拉多纳、古利特打交道
的,他们是不会那么滑稽的让一个球员能够持续性带球那么长时间的,我想这应该是
那次红军在比利时的球迷骚乱导致的结果,那让英格兰足球落后了欧洲大陆,并且让
马拉多纳可以在1986年制造出一个连过5人的经典进球。
言归正传,再回到1990年,Gazza应该是新一带足球和老一带技术足球的结合品
,他的速度方面绝对没有m acca带球快,但和瓦德尔一样更讲究稳定,比瓦德尔出众
的是,Gazza的控球可面队任何对手的挑衅,即使是一些顶尖后卫也拿gazza没办法。
加斯科因在90世界杯上已经有这样的身影,但和巴乔比,加斯科因当然差一点,不过
加斯科因当时有帅才气质,他已经开始学习一些领导整个球队的经验了,当时的巴乔
还应该算一个喜欢进球的9号半前锋。领导大局其实才应该是gazza的最大特点,他当
时年纪不大, 但罗布森因为受伤回国后,是加斯科因在稳定大局,那时的布彻也受
了大伤,所以英格兰队能够杀到最后的4强,应该感谢的是莱因克,加斯科因和普拉
特。加斯科因的那脚任意球让普拉特射入比利时可以说是一个可圈可点的进球,全过
程都是加斯科因一手包办,但他却创造出了“普拉特奇迹”。不过更让人激动的是后
来的比赛,加斯科因的哭泣后来被很多媒体当成了经典片头,似乎那种哭泣才能体现
足球的雄浑有力和激情四射,只有当你看到这一镜头,你才会真正的感受到这样的激
情,并且绝对相信选择足球没有半点遗憾。相信但凡看了加斯科因那次哭泣的人都有
这样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的原因。
加斯科因在90世界杯实际是因为累计黄牌达到了红牌后才没办法参加随后的比赛
的,但加斯科因却能够成为当时英国最炙手可热的球星。《足球报》那时好象是2角
钱一份,我记得90年世界杯后对加斯科因和马特乌斯的报道尤其多,那张加斯科因和
撒切尔夫人的合影很精彩,《足球报》当时的技术好象很差,所以照片的质量不是很
好, 我买了一张报纸后发现这张照片很糟糕,就拿去退,居然势利的老板说不能退
,我在另外一家报滩多又买了一份,这次的印刷的还不错,当时还是小学毕业,手头
的2角钱零花钱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我把他都投资在足球报上,真想找严俊君给我
颁发个“精神”奖励,尤其是看到现在的足球报办的没过去那么精彩了,反觉得过去
的东西都是经典。
随后的问题开始出现了,加斯科因的场外生活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Gazza仍然
是英国第一宝贝,但他的新闻开始出现杂乱无章了,经常是关于他的打人、骂人、开
玩笑,风流事等等传个没完。不过当时的拉奇奥队要买他,才真正看出其实英国的球
迷不能没有他,全国都希望Gazza不要走,热刺队的球迷更是不答应gazza走,每日在
俱乐部的门前焚烧物品以及写大字报,当时的足球报专门还配发了相关图文,不过热
刺队当时负债累累,热刺队的打算是把莱因克尔和Gazz a都卖走,当然在卖走前,他
们参加的那场足总杯决赛改变了gazza以后的命运,尽管当时的对手森林队的疯子因
为在世界杯没有进点球,所以他受到更大的关注,但这个疯佬却没有成为比赛的明星
。我当时也有机会看这次的比赛,也是北京台的录象,虽然不是Live,但仍然看的很
精彩。我记得是森林队查尔斯带球进入热刺队半场,但突然从旁边飞身过来一人,朝
查尔斯猛蹬了一脚,结果是两人都倒在地上。这时,裁判将牌子掏了出来,对准了那
个肇事者,居然躺在地上的是8号加斯科因,如果说他这一无故的飞脚导致了什么结
果的话,那就是害人终害己,其实对手根本没有对球队本方构成直接威胁,加斯科因
那一脚确实很没道理,而他因此让自己的右膝韧带完全扯断,并且到了一年后才算是
康复。结果还让拉奇奥将本来打算开出的960万美圆降了200万美圆。这是加斯科因的
转折点,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恢复元气,在这段修养的时间内,英国的那些小报搞了
个无聊评选,居然谁是最讨厌的人里,加斯科因和麦当纳、泰森等纷纷入围。不过在
谁是最喜欢的人里,居然又有这些人,这些没意义的评选反而揭示了一个更深的内涵
。那就是对某些人的讨厌可能是建立在恨铁不成钢或者是纯粹的嫉妒上面,而这样恰
恰导致了他们很在乎这个人,相反,当年伦敦最著名的强盗之一的路克森被判刑的事
情居然没什么人关心,也没人真正意义上把他认为是最讨厌的人,因为他根本不能影
响和左右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所以有时候,争议是无形增加球员影响力的另外一个招
牌,虽然球星不愿意,但也没办法。
泰勒时代,号称搞个什么弹性足球,球队的建设以充满活力的Gazza和普拉特为
核心,然后配备老将莱因克,结果却是一塌糊涂,泰勒踢起了窝囊的原始足球,让皮
球在空中飞驰,而完全忽视了地面球的作用,在1992年的欧洲杯就看出了他们的衰象
,不过当时因为Gazza在养伤,所以还指望他能复出后来拯救英格兰队。当时的热刺
队老板是苏加,能敛财,在经营方面绝对有头脑,他把维纳布尔斯给活生生地剔除出
白鹿径,那时中国国内的报道对维纳布尔斯这个Manage r和Coach在球队里到底是什
么仍然不明白,有的说是俱乐部主席,有的说是总裁,有的稍微沾一点点边,也说成
了经理,但我上中学时正好喜欢看香港的舶来品杂志,所以算是明白了维纳布尔斯出
局的原因,这个领队后来离开了热刺反而飞黄腾达,这比80年代他在barcelona好,
在西班牙,他可是名不副实的教练。而苏加我所以喜欢是因为我当时正有一台英国的
阿母斯的原装电脑,那还不能说是电脑,应该有点和中文打字机一样,不过也能玩游
戏,例如玩玩警察抓小偷什么的,当时还没用过鼠标,当然不可能玩AOE、SC或者CM3
这些东西。但那时已经很佩服这个电脑,而且在《参考消息》的世界经济的相关版面
居然有关于热刺队老板的介绍,并且说苏加当时是很多物业的拥有者,他拥有阿姆斯
电脑和热刺队的股份等话让我最为激动, 让我一下拉近了和这些东西的距离。
Gazza到了1992年后半年才算康复,但已经明显觉得身体胖了好多,下岗了一年
,这个教训对于Gazza 非但没有吸取而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在那一无所事事的一
年,人们对gazza仍然很关心,但对他实质性帮助的就没有,反而是那些对他的恶语
攻击,情形让我想起了现在的贝克汉姆,虽然国内当时的足球报道不多,所以你无法
感受到英国本土对他的报道,但只要你多买几本香港的杂志,效果则可以看出来了。
Gazza是被无聊媒体的无聊报道所伤害,这又让我想起了马拉多纳,虽然马拉多纳的
真正的失败是吸毒,但如果不是被报纸宣传的到了心理变态的崩溃程度,他没必要做
些反常事情的,马拉多纳说的那句话我觉得适合很多类似的球星,他说:“当你被人
群包围,然后有人开始中伤你后,你需要一个解脱的方式,也许这个方式是个错误,
但为了在那一时寻求到一丝安慰,或许会忽视了你所做的事情的后果是什么而只在乎
那一时的舒服!”这是英国的金融专家博恩斯在他撰写的“hand of god”里和马拉
多纳的对话的一部分内容,这让人能够理解为什么许多球星会慢慢坠落的原因。
我对Gazza的真正记忆也是在这一时候,我几乎对他这之后的几年发生的事情历
历在目,并且在后来给一个杂志写的《加斯科因的方方面面》里将他那么多年引起的
花边新闻和一些很无法解释的事情做了一个总结。我很喜欢看加斯科因踢球,但事实
上是到了加盟拉奇奥队之前,他仍然都只是一则传说中的“故事”,我还没真正看过
他发挥出超一流的水平,一切的都是言传。不过在拉奇奥,加斯科因基本做到了这一
点,在意大利踢球本来就很艰难,意大利的后防人员藏龙卧虎,人心险恶,象加斯科
因这样的英国巨星在意大利往往没有什么好结果,从80年代到90年代,真正在意大利
创造出一番受到尊敬的成绩的应该只有普拉特一人,排第二个档次的我认为应该有爱
尔兰的(严格说不算是英国球星)里姆.博拉蒂,他的左脚技术并不比马拉多纳差,
不过其他素质要略微低了点,他在后来到阿斯科利队时已经算是一个从意大利淘汰的
球星了,但仍然发挥的蛮好, 不过之前在那些大牌意大利俱乐部踢球时反而没得到
认可。和博拉蒂一样的应该有加斯科因,他同样也很称道,但因为丑闻和问号太多,
还不能和普拉特在意大利的成绩相提并论。此外就是米兰的哈特利和威尔金森了,
当然第四档次的应该包括以拉什为首的衰派,没办法在意大利立足。还有夏普这样的
过眼云烟型,基本上刚到意大利没几天就返回国内。反而证实了英格兰球星在意大利
没有真正的出色的观点。后来当意大利人去了英格兰联赛,情形也差不多,不过应该
注意的是,这些意大利球星到英格兰俱乐部踢球的并不能代表意大利最高水准的球员
,而且很多意大利球员到英格兰比赛是减少压力去了,事实如维亚利之流,本身就是
去考虑修养身心,至于拉瓦内利,他是属于尝新鲜,自己的荣誉不错,然后把俱乐部
给耽搁了, 随后又到法国去品尝另外一个新鲜。
加斯科因在意大利第一个赛季是最好的,他和西格诺里的组合很有看头,而且记
得最精彩的一个加斯科因式进球如传说般再现,Gazza在中场很有格调地将对手的皮
球拦截,然后两个胳膊稍微舒展开,以防止对手的拦截,自己基本没低头,然后稳定
地控制着皮球朝前走,起码带球跑了20米,他的眼睛我肯定正在扫西格诺里在哪,不
过皮球却往反方向移动,所有的注意力都追着加斯科因,西格诺里好象在叫传球,反
而这一叫又把那些打算追逐加斯科因的人给牵制了注意力,于是又回过头来防止西格
诺里打伏击,这虽然是一个短短的瞬间,但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保证了加斯科因又打
算继续带球 ,因为对手去看西格诺里了,再然后,一幕连过数人,然后在加斯科因
最喜欢的大禁区附近的葫芦口一带的区域,加斯科因又晃了一人,直接射门,皮球进
的很漂亮,连加斯科因也不相信吧,总之他很激动,激动的不停地做高抬腿蹦跃,全
场雷动,正是这一球,我相信了加斯科因不愧是一个技术稳定和懂得如何操纵皮球的
人。在以后的联赛里,他这样的手笔很多,而且国家队里也是一样。不过莱因科尔离
开了球队后, 希勒却没有象在俱乐部那般在国家队进球。这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
泰勒手中仰仗的大将是曾经踢中场的普拉特,普拉特后来的地位比加斯科因还牢固,
最关键的是他能压倒加斯科因在队中地位的标志的那一刻应该是1993年美国杯,道理
很简单,Gazza那时又受伤了。而那时希勒也不没有建立很强的主力席位,国家队前
锋线搭配很多,而且不明白泰勒是什么动机,居然把曼联队的夏普放到了边后卫上,
无端让一个优秀球员自动消失在足球历史舞台,不过当时最得意的应该有赖特,比较
而言,泰勒还算喜欢他,此外,普拉特得到重用也于当年他和泰勒同在维拉队有关系
,同样的原因也解释了巴恩斯已经老太龙钟仍然可以去泰勒的国家队,因为他们在沃
特福德队也有过融洽的师生关系。
许多的伤都好象是加斯科因自找苦吃,例如他和拉奇奥的队友练习时喜欢显示自
己的本领,当时的教练佐夫一再告诉他不要太嚣张,不过加斯科因还是得意就忘形,
结果被队友内斯塔给不小心给碰伤了旧伤。当时的情况是Gazza一次有一次地用技术
欺负当时还是小字辈的内斯塔,后来当内斯塔开始跟他较上劲后,加斯科因正好双足
站在足球上面戏弄内斯塔,结果内斯塔的铲球收不住脚,居然Gazza本人也正好从皮
球上滑下,就这一碰,正好让他在1991年的那次铲球的伤再次复发,这一休息又是7
个月的时间没上场,拉奇奥队也很气愤,他们没想到花费那么多钱到头来就是来养个
病人,此后, 加斯科因的腿骨里一直有个钢筋用来支持软骨。我当时听了这些消息
后也是心有余悸地7个月没在学校踢球。
加斯科因从不和队友闹矛盾,无论队友怎么样对他,他很少评价队友,这个风格
很招人喜欢,虽然如此,他和队友总是要互相开玩笑,而且玩笑有时候很邪乎,但很
明显大家都知道这个Gazza是个从不真正伤害人的“整人专家”,所以都没生气。1993
年1月,加斯科因被接受了一个记者的采访,在这个采访中,喜欢出洋相的加斯科因
故意对着麦克风打了个嗝,这何尝不是一个不是时候的差劲的嗝呢, 也可以说是一
个很黑色的幽默,加斯科因用来讽刺记者,结果被记者们口诛笔伐,因为麦克风当时
正接受现场直播采访,所以所有人都听到了这一声音,加斯科因开玩笑地解释说:“
我只是将肚子里的气体排出,但不幸的是我发出了声音。”他的解释谁也不信,因为
很多人都相信那是故意和记者作对,而加斯科因事实上也不否定他是故意的,所以接
受了13750美圆的罚款。我听了这则消息,第一反应是:Cool!
1994世界杯,英格兰队没出线,直接原因是科曼的任意球和他的那个对普拉特的
犯规没有被罚出场以及没有得到点球机会。另外一个原因是加斯科因,如果加斯科因
能够多参加几次世界杯预选赛,又或在预选赛发挥的更好的话,效果可能会是英格兰
队进入最后的决赛圈。当然还和那个没学过现代足球知识的教练泰勒一成不变地使用
老式的大刀阔斧打法有很大关系。所以以此为理由,那如果英格兰队进入了世界杯也
不会有什么大的成果,只不过加斯科因最成熟的足球阶段失去世界杯的参加资格,这
才是我为此而遗憾的。加斯科因实际在意大利度过了3个赛季,但第3个赛季基本已经
厌倦了意大利的生活,在这颓废的生活了最后的一个赛季,他在最后临别的时候说要
重振雄峰,然后在和队友旅游时,他把头放进了饲养龙虾的大水缸里,随后又湿淋淋
地露出头来,说:“我要重头再来!”,然后还把头发染成了和龙虾一样的金黄色,
并从此开始改变头型和颜色。嘿嘿,听到这个消息, 我的感觉仍然是:Cool!
随后, 加斯科因结束在意大利三个赛季毁誉参半的生活,去了苏格兰,正好象
他自己所说的,他在苏格兰开辟了新的天地,成了格拉斯哥之王,那时的流浪者队很
聪明,专门从意大利找那些过气球星,而且以他们的才华,在苏格兰仍然是猴子称霸
王的。加斯科因之前的格拉斯哥流浪者队就已经很强盛了,而且哈特利就是一直在这
里踢球,当然,他后来返回伦敦在 Queen's Park流浪队可是没什么成就,毕竟,80
年代的球星无论如何都不能适应90年代了,而且看到哈特利当年的一头长发如今已经
是谢顶了,可见岁月不饶人。加斯科因去了后,延续了流浪者队的辉煌,更重要的是
,这是他足球生涯的最颠峰阶段,他的才华全部得以释放,在苏格兰射门狂人麦克伊
斯特和小劳德鲁普的辅佐下,在这的几年他过的真实在,而且很舒坦,这里没有意大
利和英格兰的媒介压力,他果然如释重负,再次证明了他是个有才华的球星,虽然这
里的联赛素质属于欧洲烂流水准,但好歹也有那么几个可以经常在欧洲露脸的球队,
况且这里好歹还曾经是英国第一个在欧洲三大杯释放光芒的地区,所以苏格兰在这里
非常自在快活。
同期,维那布尔斯入主国家队后,自然不会错过他当年在热刺队的爱将加斯科因
。这就有了加斯科因在1996年欧洲国家杯的精品奉送。那之前,英格兰队大军还来过
中国,当时贝克汉姆还没内维尔兄弟有名,所以没在这次的大军里, 而英格兰队阵
容中最优秀的几个球星,如加斯科因还有比尔兹利都来了,西曼等兵工厂的球员已经
是2次来华,因为过去在和北京国安的比赛输了,而且西曼受伤所以普遍在他的影响
下,英格兰队对中国的场地硬件设施不满意,但由此导致了建议我们国家队不要在和
英格兰队的比赛中太凶悍的话就实在很不舒服了, 结果那场中国和英格兰队的比赛
是我所见过的中国队表现最〈京都球侠〉电影的翻版的比赛,也不知道是怕对手的威
名,还是之前受到什么暗示,国家队的队员各个都在跑龙套,除了繁殖易的那脚任意
球外,全部龟缩让对手表演,而且全场不铲球,真是让热刺队的门将沃克纯属上场多
余分子。我相信那时凡看了这场比赛的人一定多有中国人真窝囊的感觉,我也是从那
时开始对商业比赛再无多大兴趣,人家跑这里来参观访问旅游外加拿我们开涮以提高
他们参加欧洲杯的自信心,我们居然在那里傻呵呵的让人家摆布....不谈中国足球!
欧洲锦标赛上,加斯科因是在和苏格兰队的比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的,他的那脚
世界波,用左脚接来球,然后不等球落地,让皮球飞过对手的脑门,又落到自己的右
脚,一气呵成,而且中间没半点多余的赘肉,看的很舒服,最主要的是,右脚待来球
后又是一次半空的抽射,更有皮球挂远门进网的镜头。当时是那个对中国话半吊子的
新加坡ESPN解说员在解说,你会发现他的解说古怪,平庸,但并非难受,而且多听几
次,把那个音给熟悉过来后,还有喜欢的感觉,尤其是那个解说员说进球的时候,模
仿那个美国圣迭戈的西班牙频道播音员的方法,大吼“进..........球”,用蒋大为
的肺阔量把进球的声音拖的老长,虽然有点点做作,但对得起这脚进球,因为加斯科
因进的很“In”哦,没办法不为他叫好。解说员的那个进球的长音一直拖到了加斯科
因插水式地庆贺,一直庆贺飞到长边,然后队友都纷纷上来为他祝贺为止。其间停顿
了一次,然后换口气继续叫“进.....球”,我当时把这个进球的片段正好给用录象
机录了下来,所以至今仍然难忘,我想随后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
黄见翔也是有模仿这个人的一些方式。
那一年的加斯科因确实很辉煌,当时在放欧洲杯,ESPN的电视台习惯中间插播广
告,有些广告我也把他给录了下来,这些广告都是球星为adidas拍摄的,例如皮埃罗
、席耶罗、萨莫尔等,但最让人觉得过瘾的是加斯科因拍摄的Ad idas的广告,我不
知道他要突出个什么,但我知道皮埃罗要突出的是拿他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比较,因
为他踢的球据说有反正是我是没看出来的那种文艺复兴的味道。席耶罗的广告则是因
为他的绰号就是火车头,所以和那个火车的广告吻合,萨莫尔的广告是因为他的头发
是红色。德塞利的广告是因为要体现他的绰号the rock,所以有磐石一样的足球朝德
塞利飞来对他来说也是easy。而加斯科因好象是想说他是个魔术师,把足球当成了游
戏一样玩耍,到处飞来飞去,被他操纵,旁边还有个老头扮相,是想模仿早期的足球
举行斯坛力.马修斯的技术,以证明加斯科因是个技术流派的大师。在和德国队的那
场比赛,加斯科因个人出足风头,不过比赛点球仍然失败,加斯科因再次感染了全场
的每一个人, 虽然过去人们都喜欢拿的他笑话冷嘲热讽,但到了这个象征民族团结
的时候,加斯科因却表现的很有性格,让全场为之欢呼,他在赛后绕场跑动,虽败犹
荣,所有人都说他终于成熟了,但在那场比赛的加时阶段,Gazza本可以粉碎德国队
的,当时是安德顿的下底沉中,皮球只要一碰就可入网,可加斯科因身体已经发胖,
而且本来就速度欠缺,硬是差了那么半拍,他自己也为之可惜,但全场球迷仍然以鼓
掌表示欣赏这一水准。
加斯科因其实不擅射门,他控制比赛大局更有心得,他唯一一次露脸实际就是1996
年这一次,其后,他又闹出更多话题,例如结婚,然后花费的很奢侈办了个不亚于王
室的婚礼,然后还把自己的报道婚礼权卖给了一个杂志社,其他的舆论都没办法涉入
其中。后来又把老婆打了,应验了伦敦的赌盘给他设的赌局,果然那些赌他5年内必
定会和老婆离婚的事实成型。加斯科因是个很反叛和两面性的人,当你对他抱有期待
的时候,他让你失望,当你对他灰心的时候他又有神来之笔,当你认为他要好好保护
自己的时候,他会丧心病狂地要让自己掉洋相,当你认为他已经无可就药的时候,他
又要洗心革面。这么多矛盾,造就出了一个畸形的加斯科因和一个受人欢迎的加斯科
因。就如同电影〈Mary Reilly〉里的男主角迈可维奇,平时一副受人喜爱尊重惹人
疼的救世主形象,暗地里又变态般嗜血成性,渴求怜悯。
在那段日子,加斯科因仍然不把自己的幽默给丢弃,虽然很无礼,但也见怪不怪
,例如当paul Ince爬上走廊的时候,加斯科因居然把他的裤子给扒了个精光,真是
还有人那么巧居然能够把这个照片给拍摄下来,在他众多的搞笑事件里, 这是最无
礼和无法接受的一个,奇怪的是因斯本人没什么反应,看来加斯科因的人缘真的没话
说。不过到了霍德尔时代, 他的事情也就不用多介绍了, 霍德尔喜欢加斯科因,但
他本人更想制造噱头,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如果加斯科因能够在世界杯的大军里,
哪怕不要他上场,即使是在球场边我都会相信他能鼓励球队,给球队带来稳定大局的
那种精神力,正是加斯科因当时那把年纪的人最擅长的,他可以鼓捣很多让对手胆寒
的事情来,尽管可能不上场,但也许在场边给队友鼓励一下,估计都能让队友受益,
霍德尔的这个独断专横也是不可理解和没办法的,加斯科因在当时参加摩洛哥的三角
赛时很出色啊,尤其是和赖特以及因斯因为摩洛哥没有把国歌唱正确而要求再重新唱
一次时的那种爱国表现和强硬作风,就够让对手胆寒了, 居然1990年的世界杯有可
能是加斯科因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世界杯。
加斯科因到了Boro后,明显不能象当初那么挥洒自如了,一方面是因为后卫的素
质提高了,英格兰联赛的质量明显进步,以加斯科因的身体,年龄和各身体零件的急
速老化,根本无从谈起什么发挥出色一说了, 但我仍然期待他能再发挥一次最后的
光芒,维持三年时间我就心满意足,让他有机会参加今年的欧洲杯,以及奋战一把,
争取减肥15公斤,然后再参加一次世界杯,那么,对Gazza的球迷而言,这是最后的
心愿!
--
修改:freesoul FROM 147.8.87.251
FROM 147.8.8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