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登在本周出版的《足球周刊》第198期第35页上
以下是我的原稿,比较长
编辑录用的时候删减了很多
买了这本杂志的朋友们可以比较一下
请多指正
当卸磨杀驴成为习惯
2005年12月20日,在距离2006德国世界杯开幕还不到半个月的时候,沙特足协突然宣布解除沙特国家队主教练,阿根廷人加布里埃尔-卡尔德隆(Gabriel Calderon)的职务,新教练将由上赛季率领希拉尔队夺得沙特联赛和杯赛双冠王的巴西人马科斯-帕克塔(Marcos Paqueta)担任。由此,沙特队成为了世界杯决赛阶段分组形势揭晓之后,打进世界杯32强的球队中第一个换帅的。
人们对于海湾地区的国家队尤其是沙特国家队更换主教练的消息已经一点也不会感到惊奇。让我们翻翻沙特国家队主教练的名单,1957年至今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加上最新上任的帕克塔在内,已经有39名主教练先后登场,其中37名都是外籍主教练。再看看这些主教练的国籍:巴西、阿根廷、乌拉圭、荷兰、英格兰、德国、葡萄牙、捷克、前南斯拉夫。。。。。。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所有的足球强国。这其中,还不乏许多大名鼎鼎的世界级教头,比如巴西的扎加洛和佩雷拉、荷兰的本哈克、捷克的马卡拉、前南斯拉夫的桑特拉奇等等。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75年的时候,著名的匈牙利神射手普什卡什还曾经在沙特国家队主教练的座位上呆过一阵子。
然而,这些外籍教头们很少有能在沙特队呆一年以上的,沙特足协往往因为几场球甚至一场球的成绩不理想就炒掉主教练。大量聘请外籍主教练,又大量更换外籍主教练,这似乎已经成为沙特国家队的一项传统。依靠着大把的石油美元,沙特足协的达官贵人们更本不在乎炒掉主教练所需要支付的那一点违约金,他们在足球上的急功近利和随心所欲连巅峰时期出手阔绰的国际米兰队前主席莫拉蒂也望尘莫及。因此,我们就不难在沙特队身上看到一些在国际足坛上极少目睹的怪现状:沙特队可以在世界杯和亚洲杯这样的大赛决赛阶段,小组赛还没有打完就让佩雷拉和马卡拉这样的名帅就地下课,也可以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开赛前短短半年的关键时间里,还走马灯似地先后使用了4名主教练。
所以,按理说沙特队换帅本不应该成为什么新闻,但此次卡尔德隆下课仍然让众多圈内圈外人士感到有些困惑。要知道,卡尔德隆在今年率领沙特队在德国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八强赛中一路势如破竹,以4胜2平的不败战绩顺利拿到了德国世界杯的入场券。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沙特队主客场两次战胜了上届世界杯四强之一的韩国队,而且没有让韩国人攻破大门,甚至在所有6场比赛中攻进11球而仅仅丢掉1球。除了统计数字上的辉煌,卡尔德隆让全沙特以及全亚洲惊叹的地方还在于,他成功地把以往习惯单兵作战的沙特队捏合成了一个有效的整体,并且显著地增强了沙特队以往偏弱的防守能力,无论从场面上还是结果上。与此同时,沙特队原有的技术优势和犀利进攻却并没有被削弱。难怪透过八强赛,全亚洲都在预感沙特队重回亚洲之巅的日子不久就将到来。
卡尔德隆与沙特队员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在沙特国内也享有不小的威望,这样一位几乎挑不出毛病的主教练怎么会突然被解职了呢?让我们来看看沙特足协的官方解释吧。沙特足协在声明中说,由于沙特队本月初于卡塔尔举行的西亚运动会足球赛上表现异常糟糕,小组赛和半决赛分别以1:5和0:2两次败给伊拉克队,铜牌争夺战中又以1:2负于伊朗队,而“作为球队主教练,卡尔德隆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解除其主教练职务。这样一看大家似乎就明白了,沙特队在一届赛事上连输三场,其中还包括1场1:5的惨败,这对于“唯成绩是论”的沙特足协来说怎么能够容忍。更何况还是输给了整个国家的两个西亚死对头,主教练卡尔德隆的下课“理所当然”。
细心的人们还会很快回忆起,去年年底卡尔德隆刚刚接手沙特国家队的时候,带队首次亮相是在卡塔尔举行的第17届海湾杯。要知道在海湾国家心目中,海湾杯的分量丝毫不比世界杯和亚洲杯轻。而就是在这怎么也输不起的海湾杯上,作为卫冕冠军的沙特队在小组赛中接连被科威特2:1逆转和巴林3:0屠戮,仅仅取胜了鱼腩也门队,继亚洲杯之后再次死在了小组里。消息传来,沙特举国哗然,在亚洲杯和海湾杯的接连惨败让众多沙特国内媒体慨叹“我们的足球回到了石器时代”。要是放在平常,作为主教练的卡尔德隆早就卷起铺盖灰溜溜走人了。然而这次,也许是时间紧急来不及找寻新教练,沙特足协却出人意料地坚决支持卡尔德隆带队继续参加今年的德国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八强赛。
大难不死的卡尔德隆果然享受了后福,依靠着他力排众议重新招入队中的33岁老将贾巴尔在场内场外的核心作用和优异表现,沙特队进军世界杯之路一帆风顺,提前一轮就拿到了进军德国的门票。可正当阿根廷人在沙特全国一片赞扬声中感叹自己时来运转,并憧憬着明年在德国成为继1994年的索拉里之后第二位率领沙特队征战世界杯的阿根廷教头的时候,沙特足协的一纸休书却不偏不倚地在世界杯抽签结束后一周多的时间送到了,他反而成为了抽签结束后世界杯32强主帅中第一个凄惨下课的。幸运躲过了初一的卡尔德隆终究还是没能躲得过十五。
让卡尔德隆遭受灭顶之灾的这个西亚运动会,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赛事呢?让我们来看个究竟。本届西亚运动会于2005年12月初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目的是为明年多哈亚运会做一次预演。而本次运动会的足球赛组织十分混乱,临近比赛时还有球队宣布退出,结果光分组抽签就进行了三次。更搞笑的是,小组赛中巴林与叙利亚队的比赛更是由于各种莫名其妙的场外因素先后三次更改比赛时间和日期,足见本次赛事的档次和含金量。可就是这样一个“垃圾赛事”,沙特主帅卡尔德隆却异常重视,他认为这是一个充分锻炼年轻球员并从中发现有潜质参加明年世界杯的沙特新秀的好机会。因此,卡尔德隆让包括贾巴尔在内的众多主力休息,率领了一支异常年轻的队伍前往参赛,很多队员只有8月份出线已成定局后客场对韩国的世界杯外围赛一场国际比赛经验,还有一些队员甚至是第一次入选国家队。而且由于伊蒂哈德队正在备战世界俱乐部杯,队中八名国脚无法召入。与沙特同组的伊拉克队派出的是拥有全部主力的正牌国家队,卡尔德隆手下这帮娃娃军们自然抵挡不住。继小组赛中被杀得丢盔卸甲之后,以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出线的沙特队半决赛中再次被伊拉克2:0轻松搞定,随后又在铜牌战中输给了有内科南和扎雷等国家队主力压阵的伊朗混编队。
本着锻炼新人的既定目标前来,对手实力又搞出自己一筹,虽然为年轻交上了点学费,但达到了让新人积累经验和增长见识的目的,至少卡尔德隆自己很是满意这次西亚运动会的成果,他压根没有想到这个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垃圾赛事”竟然会成为最终让自己丢掉饭碗的滑铁卢。难怪他在赛事结束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还坚持表示:“我一点也不后悔带领这么一支年轻的队伍到卡塔尔来,虽然外人从比赛场面上看我们踢得是丑陋了些,但这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世界杯上你们一定会看到一支焕然一新的沙特队。”尽管到场观战的沙特足协主席苏尔坦-法赫德亲王和副主席纳瓦夫-法赫德亲王都表示了对比赛结果的极度不满,认为本次赛事中沙特队的水平是“低于平均水准”的,但仍然呼吁媒体和大众保持耐心和对卡尔德隆的信任,要“多想想他之前率领我们第四次进军世界杯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两位亲王的公开表态后十天,卡尔德隆就被两位亲王亲自解雇了。其实早在12月9日世界杯决赛圈抽签的时候,种种迹象似乎就预示着沙特队主教练位置的更替。原本,卡尔德隆应该以主教练的身份出席在莱比锡的,媒体也一直报道的是32强主教练中只有阿根廷队主教练佩克尔曼不能出席。而到了现场,记者和观众们发现32强教练中的另一位阿根廷人卡尔德隆也不见了踪影,但所有媒体上都没有关于卡尔德隆临阵缺席抽签仪式原因的报道。就在人们寻思着两位阿根廷籍主帅是不是结伴去处理私事的时候,沙特足协及时平息了所有人的猜测。
或许卡尔德隆怎么也想不通阿拉伯人怎么会如此言而无信和喜怒无常,但他更应该庆幸他的下课时间已经推迟了整整一年。捎上了更多的违约金和巨额的出线奖金,以及沙特国内和全世界的众多认可和声援回家,他似乎更像是一个幸运儿。而继任者帕克塔呢?尽管坐在那个众多教练梦寐以求的宝座上,但每天在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下工作到深夜之后,当疲惫的他走出沙特足协的办公室,总能看到利雅得的夜色中那面高高飘扬的沙特国旗。他也许不能完全看懂那上面的阿拉伯文字,但他一定认识上面那把醒目的阿拉伯军刀,那会不会就象征着阿里巴巴们说不定哪天就落在自己脖子上的换帅屠刀呢?
--
FROM 168.16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