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4年开始看球的。高中时偷着看意甲,上了大学跟着bf看,现在只看世界杯、欧冠等顶级球赛,顺便瞄一眼天下足球。(中超我是坚决不看的,也不让老公看。)
为什么对足球不狂热了?
因为感觉我们的时代过去了。我们的球星退场了。巴蒂、巴乔、马尔蒂尼、克林斯曼……说白了,我看球就是看这些人的,这是伪球迷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年的新生代罗纳尔多--曾经的外星人,如今好落魄,真是想替他流泪啊。
记得有一次跟80后同事讨论球星。那一年卡卡、c罗、梅西同时提名世界足球先生,最大的卡卡25岁,最小的梅西22岁(好像是,具体记不清楚了)。不禁感叹,人老的一个标志就是明星、偶像年龄比你小了。所以梅西、c罗再厉害,只是欣赏,不是崇拜。因为我们的青春与狂热的岁月,寄托在我们的偶像身上。
我们的时代,上一代球王马拉多重出江湖,带领球队施展魔力,狂掀对手,把一个年轻的射手带到人们面前--那飘逸的长发,那飞奔的身影,那干净痛快的射门--他叫巴蒂斯图塔。
我不知道巴蒂与老马的交往如何。但是我感觉巴蒂的足球生涯深受老马影响,虽然他俩的性格截然相反。老马对巴蒂算有知遇之恩吧。是老马完美的中场技术源源不断地给巴蒂输送炮弹,年轻的射手总能漂亮的完成任务,引起世人的关注。巴蒂的一生都是射手,他的职责就是接过伙伴送来的炮弹,猛烈地像对手发射。巴蒂漂亮在他不辱使命,当他抬脚向对手发射时,基本就有进球了,球迷可以欢庆了。这就是巴蒂的可怕之处,这也是他的价值所在。巴蒂之所以在中国球迷特别多,我想那个时候,国人多么向往巴蒂那痛快的临门一脚,想想那时的国足吧,好容易到前面了,前锋一个臭脚就全葬送了。
巴蒂的可怕之处也是他的可悲之处。他只是一个前锋,他不全面,他只能在前场伺机,到了其他地方毫无用处。他需要老马那样的中场,需要一个出色的推手。可是老马黯然离开,永远没有回到足球场。阿根廷就跟掉了魂一样,一推大牌揉不到一起。几个教练也不成功,帕萨雷拉让球员剪掉长发,真是可笑,阿根廷不需要纪律,需要的是一个灵魂。
巴蒂没能挑起大梁,他永远是一个前锋,一个射手。他的进球有时能力挽狂澜,但是不能拯救阿根廷。在年老之后,战神成为精神领袖,却不是球队的核心,这是每个巴蒂迷都清楚的。他像一头猎豹在前场孤独地伺机出击。他的渴望、他的焦急、他的狂躁,等他得到机会,一定会发泄在对方的球门上。
但是巴蒂让我希望阿根廷赢球,是巴蒂让我希望佛罗伦萨赢。因为一个人而爱一个球队,这就是偶像的力量。你的希望给予了他,你因他的成败而哭而笑,你的心为他颤动。从他94年凌空出世,一直到他离开意甲。
都说巴蒂对佛罗伦萨忠诚,最好的年月在佛罗伦萨浪费了,有人说不值。我不这么理解,我觉得巴蒂在佛罗伦萨是有野心的,这也归结于马拉多纳。他向往马拉多纳带领毫无名气的那不勒斯登上足球之巅,斩获冠军,获得荣誉,成为英雄。巴蒂也想凭一己之力带领佛罗伦萨复制神话。不得不说,佛罗伦萨这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重镇有点小魔力,让人对他一往情深。巴乔回忆离开佛罗伦萨是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如果巴乔不离开,巴乔与巴蒂配合会是什么样子?佛罗伦萨会不会真的被打造成一流俱乐部?只能yy,巴乔走了,辗转于A米,国米等豪门,除了世界杯,足球的荣誉都囊括了。巴蒂留下了,一无所获,球队始终在意甲中游水平徘徊。
巴蒂与巴乔,那个时代的两个偶像,共同点都赋悲情。巴乔什么都有,只缺世界杯,但是跟什么都没有一样。段暄问巴乔,如果用你所有的荣誉换取一座世界杯奖杯,你会吗?(这是段提的最有水平的问题)我当时盯着电视中的巴乔,这个男人会怎么回答。巴乔正视段暄说,我愿意。我的眼泪刷的下来了。
为什么我们那个年代崇拜的球星都是这样悲情?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流着泪的英雄?
对于始终留下的巴蒂来说,对佛罗伦萨的情愫从最初的征服欲,渐渐变成一中亲情,就像情人结婚后变成亲人那种。这跟普通人是多么的相同。当豪门用重金和荣誉来买巴蒂的时候,他留下的原因是因为他有期望和有责任。他期望并认为自己有责任把球队带上荣誉的奖台,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期望和责任,巴蒂保持了这么多年的旺盛状态。所以巴蒂不仅渴望荣誉和奖杯,这是每个球员的共性,他的魅力还在于他身上还有一种霸气,像拖家带口的家长,像拉扯着一帮小兄弟的大哥。他那硬汉的脸上多了一副人之常情的无奈。这就是我一直牵挂着巴蒂的原因。也是众多球迷怀念巴蒂的原因。
现在的梅西也不一样嘛,初出茅庐就渴望用一己之力拯救球队。阿根廷吸引人在这里,球员都很有天分,希望复制马拉多纳的神话。马拉多纳成功了,巴蒂失败了,梅西胜算比巴蒂大,毕竟技术全面啊,可进可退的。
离开佛罗伦萨,被人指责巴蒂没有全身而退。我依然不用忠不忠孝不孝来衡量。一个球星的足球生命即将结束,他已经没有能力带领球队走得更高更远,去完成他定给自己的使命,肩负不了那副责任,是他已经不能再给佛罗伦萨更多。
转会到罗马的巴蒂仍旧吸引着球迷,最后罗马对尤文图斯夺冠那场,最后就像一出闹剧。没有人对裁判提前结束比赛有异议,大家都想着赶紧收场吧,生怕尤文最后一个球再把战神的冠军梦化为泡影。虽然罗马的神是托蒂,而不是巴蒂,但是那个奖杯是足球给予巴蒂的一点慰藉。
巴蒂被称作野兽,进球时是这样的。在重大赛事时,最终多是不如意的时刻。野兽也是有泪的。当他代表罗马洞穿老东家大门,他躺在球门里哭得荡气回肠。多少球员都经历过这一时刻,只有巴蒂的泪水感天动地。世界杯最后一战,阿根廷出局,坐在替补席上,巴蒂眼中涌出泪水,悲在永远的道别,对宿命的不得已。C罗哭的就不同,委屈、冤枉,但是人家还有无数次希望,未来的世界杯是属于他的。
那年的世界杯小贝如日中天,新生代球迷特别是女球迷都为小贝而疯狂。宿舍的众妹妹都希望英格兰赢,那场比赛是属于她们的,除了我之外。不得不承认,小贝不光有小白脸,人家还有一招鲜。如果当年巴蒂转会去曼联,跟小贝一中一前会是什么情景?
然而看到巴蒂的眼泪,同宿舍一个妹妹也变得神伤,跟我一样。为什么?足球场上进球与胜利的是英雄,球迷们顶礼膜拜。巴蒂那么多进球,当之无愧是英雄。足球场上的泪水,是失败的泪水,属于普通人。巴蒂奋斗一生,兢兢业业,最后收获的是泪水多于奖杯。这好像跟现实中的普通人一样吧。所以巴蒂是一个平民化的英雄。马拉多纳是神,巴蒂是一个亲切的英雄。他不仅能让人们为之兴奋,疯狂,也能让人为其哀叹,感伤。巴乔、巴斯滕都属于这一类。足球场上最终的赢家很多。比巴蒂略早的克林斯曼,比巴蒂略晚的罗纳尔多,我也喜欢,这二位集足球的所有荣誉于一身,堪称完美收官。可是我会为他们揪心吗?克林斯曼理智、精明,还去美国NBA学习运动管理,他更像一个企业高管,成功人士。罗纳尔多登上巅峰就开始堕落,还有小罗,自损形象。
古希腊悲剧里对英雄的定义是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却有常人不可避免的缺陷。人们看英雄悲剧能净化内心,从而能更好的生活。巴蒂的足球生涯就暗合这一点,他勾起我内心全部的感伤,让我明白常人有常人达不到的目的,我们只管为这个目的去奋斗,为之疯狂,上演一幕幕华丽的战争。至于结果,我们不需要结果。所以巴蒂没有冠军,依然获得尊敬。
--
FROM 12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