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本在某种程度上和里贝里类似,都是在叱咤多年的中场创造型艺术大师(齐达内/博格坎普)退役后出现的新兴攻击型球员,当然一开始就被看做是球队中兴的重要核心力量,各自的水平和表现也确实不错。但足球并不是一个人下去了,再找另一个顶上来这么简单的。一两个著名球星下去,虽然人数很少,但带来的是全队整体战术的变化,试图用一换一这种打补丁方式糊弄过去本身就是思维的懒惰,君不见阿根廷找了多少年“马拉多纳继承人”了?结果怎么样?
一开始荷兰也确实是试图把罗本当作博格坎普来用,虽然两人风格根本不同,但病急乱投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上届欧洲杯就有这个苗头,世界杯更甚,那时候不就是单打罗本吗?试图让这个人挽救球队,一个人支撑球队的进攻。最后当然被干的很惨。
里贝里也是这样,都说他是齐达内第二,他也确实表现不错,态度诚恳,但拔苗助长不行。齐达内也不是一开始就顶着个“中场艺术大师”的大帽子成长起来的,他没那么好的心理素质。结果这届的里贝里就像上届世界杯的罗本一样无助。
多梅内克和巴斯滕一样,都带了国家队四年。经历了糟糕的世界杯后,巴斯滕醒过来了,他敢让罗本坐替补席,把罗本从一位战略“核心”变成一个战术武器,多梅内克显然没有这个魄力。齐达内在,他可以靠齐达内乘凉,齐达内不在,他靠谁呢?
敢这么用罗本,体现了巴斯滕的水平。罗本恰到好处的表演,也回报了巴斯滕的妙招。就看以后的路怎么走了。
--
修改:e93 FROM 60.21.13.*
FROM 6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