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有非非有”讲得确实不准,其与“非想非非想”结构相似,虽然意义不同,但易生歧义。
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更好一些。
(这些都落文字相,实相真如无法语言描述,不必复述。)
我想不出更贴切的描述。你如有更好的“引用”,请指出。
“禅宗的大小乘之分?”
我认为无此之分,禅宗直指最终见地,为何还会分大小乘?不通。“言语道断开悟的大多是小乘”,各宗门从未如此定义,各公案从未如此说过,你的个人见解不能作为论据。
““全身心的与这6句同”的结果很可能无想定”,“无想定”与“灭尽定”有什么区别,我想,你也区分不出来,我也没这个能力,在这上面做区分没什么意义。不过能说明你觉得“不思善不思恶”之见仍未究竟。
“密法为大乘见道”,这句有问题,虽然“密zong的密法”在最终见地上与其他大乘宗派一致,但其他宗派不需要借助密法才能达究竟,禅宗更不需要,净土也不需要。
各公案从未讲过需要密法才能达究竟,如按你说,那所有公案,所有经文都在藏私,那世尊及各先贤就不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难道不矛盾吗?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有个错误,“不思善不思恶”也可等于“无想”,所以你所谓的“全身心的与这6句同”的结果很可能无想定。
: 另外“非有非非有”也并非解脱见地,为曲解金刚jing。。
: 另外如果仔细看我的帖子,你就知道所谓密法为大乘见道。言语道断开悟的大多是小乘。从你的回复看来,估计你对禅宗的大小乘之分是糊涂的。
: ...................
--
修改:hyf3690 FROM 124.127.189.*
FROM 124.12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