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离开悟还甚远,或许本就无缘,也就不求了,但对佛学的一些思想比较认同,同时也伴有很多疑惑,因此,借贵贴向大家请教一二:
1. 关于“执”与“不执”、“住”与“不住”,是否是与“行”与“不行”,或者说“做”与“不做”相对应?我目前的认识是,“执”与“不执”、“住”与“不住”都是对应于“行”,是“行”的两种方式,比如面对“贪、嗔、痴”,“执”或者“住”的话,是主观意识的认同和加强,“不执”或者“不住”的话,是主观意识不干预,“贪、嗔、痴”带来的是痛苦也罢、快乐也罢,都是一种经历,不回避,经历完就让它完了就好,如果主观意识上去回避或者压制“贪、嗔、痴”,是不是也是“执”和“住”的体现?
2. 有一个逻辑上的结,就是点石成金那个故事,当想要金子的时候点不成金,当不想要金子的时候才能点成金。具体到“开悟”上,当执念于此的时候是不能得的,去除执念才有可能得,那如果做到了去除执念,对得与不得,是不是就都能坦然接受了呢,甚至于对自己而言是无区别的?沿着这个思路又想到,“开悟”和“未开悟”作为两种状态,是不是也属于人相我相众生相中的一种“相”?
不是佛门中人,言辞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
修改:no5ase FROM 103.135.163.*
FROM 103.13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