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儒释道(Wisdom)|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学佛和修道有什么区别?
20楼
|
Fano
|
2025-03-27 10:30:01
|
展开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道最后都有个道,有所执就是有漏,所以一般难逃外道宿命。
--
FROM 111.33.78.*
22楼
|
Fano
|
2025-03-29 10:26:43
|
展开
相比于佛家,道家对“物质”方面的研究,要深入得多。这里不只是后期道教各派,更有古老的鲜为流传的古道家法脉的秘藏研究。
佛家常常愿意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角度,忽略修行过程中身体微观物质炁脉炁场的存在和演化,而将一切归为最终的“空性”、“如来藏”等等;在修行过程中,以修持者个体的经验体证,参考前人描述作为自我判断修持层次的标准。
然而,从更高的视角来看,身体场脉的真实存在及运化状态,其实是判断佛、道等各家修持层次的更客观的标准。换言之,比如“佛”,“菩萨”,“罗汉”等佛家系列修持层次,其身体场脉构成与分布均有其特定的标准,在行家看来是一目了然的。(当然,这里面我们也可以从道家层次去举例)
这里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就是既然知道其物质存在,我们能否依照物质决定意识的朴素唯物主义原理,人为的去瞬间制造一个罗汉,一个菩萨的修行状态?从原理上来说,具备可行性,只要我们让一个人实现了与“菩萨”的等同的场脉物质分布,那这个人,也就成为了一个“菩萨”,他必然的也具有菩萨的那些修行实证状态。这也就是道家意义上的所谓“顿”法。当然,这里面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经过修行磨炼的普通人,他的心性水平无法与对应的场脉物质相匹配适合,所以即使通过外力加给他了,他也守持不住而消耗浪费掉。但对于经历过长时间修持锻炼,具有极好心性的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 在 XLXMH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FROM 117.11.155.*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