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阳明心法
你也没走过古人走过的路
那你为啥就说你的是对的人家是错的呢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不做功夫,就妄想能理解做过功夫的人的论述的,其实就是百日做梦。
: 很少能有大学禅学教授,哲学教授,能真正理解古人,除非他走过古人走过的路。
--
FROM 183.212.116.*
你可以写一篇文章论证一下
你是自洽贯通的
他们为啥不是自洽的
而不是直接给结论说你是而他们不是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觉得矛盾,应该是你没读原文,你读的都是别人的看法,他们读不通,你也跟着不通。
: 矛盾是因为此人没有贯通,贯通了没有矛盾,都是自洽的。
--
FROM 183.212.116.*
我刚才已经反驳了
你要是知道先验是什么意思
就会觉得你所谓的矛盾根本不是问题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又不需要凑paper啊,我只是指出你论述的不足,你可以反驳我的论述。
: 这些学术界发个paper是为了生活,人家做功夫的是玩命,是信仰。所以学术界玩的没有这些做功夫的狠,所以他们也达不到那个高度。记得潜伏里有一句台词,是:谁也战胜不了我的信仰。
--
FROM 183.212.116.*
1.不满朱子哲学理与心的疏离,朱子理性主义哲学无法让人安心立民,理性主义哲学冷冰冰,生命与情感在哪里呢?
2.传播的原因我觉得是说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圣人,修行可以成圣,一下子抹去了阶级成分,让广大人民有了希望,面对苦难也有了说服自己的心理安慰(把苦难的生活看成心的磨砺),另外,谁人不苦,加上修行特别简单,平常心生活就可以了,所以传播开了。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yangshanee 问了几个问题:
: 1.心学为什么会产生?之前的理论遇到了什么问题?
: 2.心学为什么会传播开?怎么被人们认可?
: ...................
--
修改:hut FROM 183.212.116.*
FROM 183.212.116.*
老王的心学最大的遗憾就是先验的东西与经验的东西不分,导致心的概念混了太多东西,一会这个意思,一会那个意思,然后会有一些矛盾或者让人费解的说法。对付概念模糊的办法就是将概念划开分层细化,如果老王用先验经验的标准把心的概念剖开,他的理论会更成体系,更不会让人误解非议。想想还是太可惜了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这种提法,我们叫做转移话题,如果老王原著里提到先验了,有论述,咱们有讨论的意义,如果老王没提这个先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家没有判断的依据。如果老王没提先验,我们对先验的不同见解,对你开贴的主题又有什么相关性呢?
--
FROM 183.212.116.*
本来想对心学改造一下,让其体系更融洽一点,概念更清楚,条理性更强一点
无奈道德哲学不是我的最爱,而且老王的心学有点太简单了,以后再看看吧,谢谢你说的问题
主要还是猎奇的心态浏览一下,目前还没有研究的兴趣那种好奇心,所以还没啥问题意识
【 在 fengjun25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低于我对你的预期,谢谢分享。建议带着这几个问题再读下
: :1.不满朱子哲学理与心的疏离,朱子理性主义哲学无法让人安心立民,理性主义哲学冷冰冰,生命与情感在哪里呢?:2.传播的原因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155.*
人生没有信仰,就没有意义感
门槛低,其实相当于没有门槛
能成圣,又不需要做什么大的改变
多美的事情啊
比如杀牛宰羊的,可以成为庖丁圣
信仰就是给人希望与意义
大家都需要,没想到还这么简单(便宜)
按照俗世的说法,心学真可谓物廉价美啊
【 在 ProudEcho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赞成。
: 要传播快,可能就要带上点儿宗教的思路。
: 降低门槛儿,让更多人容易接触。
: ...................
--
修改:hut FROM 223.104.155.*
FROM 223.104.155.*
传统的西学更关注彼岸,不过现在也回到此岸了
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最后的关注点都回到了生活世界,那些欧美分析学派的更不用说了,要么是用经验检验,要么就是实用主义。
此岸彼岸,其实就是现世与虚世(我自己的概念,就是虚构的),实与虚,实久了想虚一下,虚久了想实起来,总体来说,中国人更喜欢现实生活,务实,或者说实用主义,所以很多哲学都是现世的修养,包括后来选择马哲,也是因为马哲比较反感西方传统哲学先验形而上学理性主义那一套,鄙视脱离现实的世界观,重视现实世界,还有在中国流行的存在主义,也是注重人的体验与情感过程,跟中国人的本性比较契合
【 在 whatnetmarc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生的一个终极命题,也是终极关怀,其实都是相通的。
: 佛家告诉我们要去彼岸,一神教告诉我们要去天堂,道家告诉我们要天人合一,儒学告诉我们要成为圣人,心学告诉我们要致良知。
: 佛家,道家,儒学,心学所追求的其实都是一种状态;
: ...................
--
FROM 223.104.155.*
龙场悟道其实不是神秘体验
其实就是王阳明抄学经典的渐学积累到一定程度融会贯通而已,就像看论文看多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写了一篇论文一样。这个已经有论文说过了,《王阳明龙场悟道考辩》,其实没啥神秘的
但是国人喜欢神秘主义,为啥呢,主要还是实用主义走捷径的思想做怪,不想经过苦学,却期望突然开悟,不想着建立健全的法制,就想着神仙或者皇帝微服私访解救自己。因为这种不劳而获的捷径心理,所以喜欢神化一些人,神化了过后,自己也心安理得了,觉得不是下的苦功不够,而是人家有天赋有机缘。
【 在 nicy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不赞同去追求神秘体验 。所以才说心学作为学的尴尬。人不可把打座悟道作为追求。
--
FROM 223.104.155.*
那种神秘体验,其实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种不劳而获的突然开悟。而是对真理或者说对知识的直观领悟,不需要推理啥的,我觉得这个意义上的还是可以理解的
【 在 nicy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从苏格拉底开始就有神秘体验,可这个对于普通人向学既虚幻又困难。就终极实在论终极实在,就知识则论知识,所以康德很好。
--
FROM 223.1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