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说我的个人感受吧。在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访学交流,和一个华人小伙合租在镇上的一套公寓里,我没事就喜欢在镇上到处蹓跶,基本上把全镇都走过了。
最好的印象应该是干净,确实感觉连灰尘都没有,几个月下来,我房里那个玻璃面的餐桌上都看不到灰,皮鞋也和来时一样,根本不用擦。那时候国内的环境问题正是非常严重的时候,搞得我经常犯鼻炎,但在那边确实就完全没有发作(现在国内经过治理,我也已经有好几年没发作过了)。其次是那边的人开车很讲规矩,礼让行人、拉链通行之类的都很自觉的做得很好。第三是给人的感觉确实生活节奏慢悠悠的,所以人都比较轻松的样子。
镇子中心有个开放式的公园,里边还养了几只神兽,我去过几次,不过也没碰到过几个人,似乎当地人也不怎么去。另外比较让人意外的是时不时就在居民住房旁边会碰到坟墓,甚至是小型的墓地,这点文化差异有点惊悚。
居民区的配套远比不上国内,我公寓楼下就有个不大不小的超市,有的同样去访学的同胞居然表示羡慕,说他们住的地方买东西就很不方便。我感觉越是独栋区,越是没什么店面。但是这超市每天按时按点就下班了,晚上是别想买到东西的,然后周末也休息,这也就算了,重点是人家有些什么节日我也不清楚,碰上个工作日的节日,人家也关门,我没有准备的话就得走很远去中国超市买东西了(拿rmb去那边生活,舍不得坐公交)。问了很多人才问到一家理发店,不过去门口看了价格就劝退了。学校门口看到过一家ktv,不过都说很贵,反正我认识的留学生是没人去玩过的。绝大部分街道上都看不到饭店/排挡/小吃之类的,学校门口倒是有个算是小型的美食广场似的地方,确实有不少世界各国的品类,我基本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都尝试了一下,说实话,包括所谓的中国菜在内,没一个好吃的。
镇上的主马路还算维护得不错,但是居民区里的那些次级道路就比较老旧了,普遍比较破旧,而以他们的工作效率,估计几百年都不会有什么改善了。我住的公寓楼从门口通到主马路去的那一段路当时就正在翻新,总长大概就四五十米,到我走的时候为止,好几个月了,我感觉和我来的时候没啥太大的进展,合租的小伙说这段路够他们修上两三年的……
楼里碰到中国留学生,大家都会互相打招呼聊几句,碰到老外,人家则根本不理你,坐传达室的公寓管理员,一个很胖的大妈,我每次进出碰到她都会打招呼,她其实挺开心的,但是他们外国人之间似乎也就不怎么打招呼。我有个同事当时也正好在那边,他租的是一个住独栋的家庭的一间房,我去他那玩,结果门都没让我进,说人家外国人不喜欢陌生人进屋(房东是一对白男华女夫妻,白男我看到在大门后边嘀咕了一句什么就进去了,很明显的嫌弃的表情,华女倒是出来打了个招呼,连杯水都没给喝)。同事就陪我在屋子外边随便蹓跶着聊了一阵。
那天回去的时候,天越来越黑,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也没有路灯,十月的气温下降得很快,我也不禁越走越快,猛一抬头,居然看到了久违的璀璨的繁星,惊喜之余,心里想的却是:这鬼地方以后再也不来了。
--
FROM 118.25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