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必要过于扣字眼,很多概念本来就是出于商业目的创造出来的,后来的人不清楚缘由,就一并拿来用了
就像芒果这东西,残次品单独起个名字又能卖上价,一样的道理
徒步最早是归属outdoor运动,相对indoor的概念。2000年前后,室外运动设施(场馆)不多,徒步算是从国外比较时兴的outdoor运动借鉴引入国内的
至于登山、滑雪、马拉松之类,就是更靠后引入的运动,所以到后来才有这些细分的户外运动项目和概念
“原教旨”的徒步,指依赖个人事前准备(装备、技术、规划等),完成特定路线走完全程。这种不依赖外界支持,自身背负所有用品的特点,才让徒步运动者得到“驴友”的称呼
所以最开始的徒步圈子,强调个人处理沿途问题的能力,通过老人带新人来扩圈。那时候没多少头铁的solo进山,毕竟丢了就是丢了,根本没头条可上
商业模式,最早是俱乐部免费组织活动,顺便卖装备赚钱。至于靠卖服务(路线策划、交通、补给)赚钱是户外发展十来年之后才逐步形成的——最早一批户外人崇尚身体自虐(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完全看不上身体享受型的徒步形式(那时叫腐败徒步活动)
商业模式发展到后期(大概2015以后),基本只有服务型活动能赚钱,很大原因是电商普及把装备的中间利润打下来了。这之后的户外(或者叫徒步),很大一个问题是俱乐部为了商业利润,无意或刻意忽视了活动风险,让后来的参与者以为这项运动门槛很低(扩大消费者基数)。再加上现代人想当然的认为“安全”跟空气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大多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风险,所以每年才有各种新闻报出来
综上,其实没必要过于纠结概念,每个参与者都是这项运动commercialised的获利者,也都是commercialization本身的受害者。
任何享受都标好了代价,只不过多数时候,人们并没发现它不是全部以价格形式标示的
回到运动本身,就一句话:尊重技术,尊重命运
--
FROM 211.1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