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国内的博物馆逛完挺失望的
从数量上看,故宫留下的文物还是最多的
【 在 duke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南迁的文物都去了台北故宫,还有被溥仪带出宫流落民间了,故宫其实就是个空壳子。
--
FROM 222.129.3.*
湖北博物馆不错
【 在 suppro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县也有博物馆,不过展品很少,主要是石家河文化,但是仿品。很想去武汉看一下省博,读书时没注意,现在很想去。等沿江铁路修起了去,当天来回。
--
FROM 222.129.3.*
展出了吗,太大了搬不走吧
【 在 one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故宫有石鼓文,这个很不错啊,看了肯定能涨见识
--
FROM 222.129.3.*
re,不知道楼主看了个啥,明明内容很丰富
【 在 mammoth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说一,电影博物馆很有料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mini」
--
FROM 219.143.126.*
青铜器上有铭文啊,公元前的文字记载,历经几千年,能读到那个时代人记录的人和事,很有意思,很神奇
这比现代弄的一些小的私人藏品的展览有趣多了
而且青铜器也不全用来祭祀啊,礼器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而已
还有生活器具、乐器、兵器,怎么可能只用来祭祀,你不会只知道四羊方尊和后母戊吧
故宫的建筑:榫卯、排水、采暖,珍宝馆的奇珍异宝,处处不体现古代人的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吗?
文化本身就是很厚重的,我看书画展也不太行,会觉得闷。如果照着有趣去看展,其实可以不必去看这些。
不知道你说的其他的地方的哪些展品或展览更有趣,能详细说下吗?学习学习
【 在 Tongyang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和装不装有啥关系,青铜器本就是祭祀的,懂那个干嘛
--
修改:Lindalcw FROM 119.78.254.*
FROM 119.78.254.*
其实,国内博物馆好东西不少,但是给观众参与的部分太少,交互能力不行,而且讲解远远不够。博物馆没有讲解,就是白费。
【 在 Tongyang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故宫啥也看不见,电影博物馆也没什么东西……,国外比如法兰克福的电影博物馆,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馆虽然小确实内容丰富,受益匪浅
: --
: 修改:Tongyanghao FROM 111.194.72.*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210.75.200.*
主要是爆款长期不展出,没有形成地标效应,都只是活在纪录片里,千里江山图央视吹了那么多,有几天能看到?
蒙娜丽莎就那么一小张,现场永远是人头攒动,可以说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欣赏体验,但至少大众有这个明确预期,去了卢浮宫就能看到
--
FROM 221.224.15.*
嗯、我觉得还行、至少数量还行
【 在 diaoc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昌平的航空博物馆?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1.222.21.*
这就是问题啊,没有海量的文物镇馆,稀稀拉拉出不来气势
真100万件排开,气势就出来了;但不排开结果别人说感觉一般,哪怨谁
【 在 icepearl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北京故宫藏品被打包了13000多箱南下,但真正带到台湾的只有3000多箱,还有小部分建了南京博物馆,大部分被带回了故宫,溥仪出逃又带了小部分后来建了辽博。之前看过单院长的一个视频讲座,故宫现在藏品186万件(其中珍品168万件,在世界也是少见的倒金字塔型),去掉古籍档案剩下的书画器物大概有120多万件,台湾故宫藏品70万件,其中书画器物只有10多万件,台湾当时没开箱挑拣随机带了码头的一部分箱子走,所以带走的很多都是档案古籍比如奏折什么的大概五六十万件的样子。北京故宫的明清档案8000多万件后来独立出来组建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在还在故宫的档案大概还有40多万件。所以北京故宫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高于台北故宫,它的问题不是藏品少而是展出太少
--
FROM 116.235.128.*
我是觉得人太多了太挤了,且观展秩序性不太好,不过这种文化活动变热门确实才没多少年
有待提高也正常
【 在 korx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国内博物馆好东西不少,但是给观众参与的部分太少,交互能力不行,而且讲解远远不够。博物馆没有讲解,就是白费。
--
FROM 119.7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