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对澳洲旅行者的中国之旅
跟风去看了相关的视频,看的出来这俩人是真心觉得中国不错,尤其是视频结尾说的挺好的,热爱生活的两个人。
不过楼主把他们碰到的问题归结于中国做的不好我不太同意。咱们出国旅游也得装一堆APP,准备好翻译软件,做攻略等等,凭啥他们来中国就应该无缝切换?吐槽摄像头多更是有点莫名其妙,都是装在公共场合的,又没怼在房间门口,有啥好担心的,治安不就是因为这个越来越好的嘛。
除了支付确实是个问题,其它应该比国外方便多了,最起码视频里售票员、售货员、路人甚至出租车司机都能讲几句英文,国人又热情好客,比我们出国后的待遇高一个档次呀,还有啥不满意的?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很多人提的我们中国人去外国也不方便的问题,尤其是他们对中文环境的支持也不好。我是这么想的:
: 1. 英语是世界语言,我们走出去就要尽量适应英文环境。如果一个国家的英文环境很差,那大概率不是个主流国家。但这事并不是针对我们中国。比如日本人,韩国人,埃塞俄比亚人,走到别的国家都要去适应英文环境。反过来,我们作为开放的国家,英文环境也是应该完善的(我个人认为现在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
: 2. 关于日常用的支付,打车等app。我们中国人出国确实也不方便,也得用全新一套app。所以老外来了之后再用我们新一套app也是公平的。不过我认为可提升的点就是这些app对国外用户的支持。比如我们的手机号验证码登录,比如是否支持国际卡的支付,等等。这点就连美国华人回国都搞不定,他们的支付都要靠亲戚转账给到他们账号才可以,而不是可以顺畅的绑定。这里是有提升空间的,也就是我为啥会说内循环因为我们app的开发者们比较少考虑国外用户。
: ...................
--
FROM 111.32.115.*
预约制之后,很多人手里的权利可以变现了,连故宫的保安和门卫都能挣得盆满钵满。
【 在 faifai5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何原来能提前两三天约上,现在提前很多反而约不上,系统升级了,管理更扁平了,结果呢?权力寻租更严重
--
FROM 111.32.115.*
隔壁国际部也没有英语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地方就是没有
: 比如前几天我去儿童医院,那个厕所就是只有汉字,男厕所 女厕所
: 很多医院科室,也没有英文
: ...................
--
FROM 111.32.115.*
顶你。
再说咱们提内循环,提双循环也是被迫的,现如今应该没有比中国更想要一个全球开放市场的国家了。楼主这行文,感觉跟咱们自己要封闭起来一样。
【 在 mul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你的本意如此,但是你的表达,让人看了就是倾向明显。
: 比如说你只提“内循环”,而不提国内一直在说“双循环”,“内循环”是双循环的组成部分。让人觉得是“闭关自守”的意思。
: 兔子一直都很开放,这几天的第三次一带一路论坛,来了141个国家的代表。这哪是闭关自守的表现,这在开放性上都可以排在全球前茅。
: ...................
--
FROM 111.32.115.*
money money money
【 在 faifai5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次去现场巴结一下,让让烟,交个朋友!
--
FROM 103.19.214.*
服务好国外游客没问题, 但不能把别国都做不到的事情,偏偏要求我国能做到吧?
1. 各种app的问题,去美国旅游得提前装好google全家庭,Trip Adviso,Yelp吧?同样的,他们过来之前,是不是也得装一下高德地图,大众点评,携程之类的?
2. 公共场合英文标识的问题,国外中文标识应该是远远少于国内的英文标识的。
3. 支付的问题,有人说了,支付宝有国际版。不过这个确实对老外来说不方便,咱们出国就拿一张visa卡就行。
整体来说,中国算是很方便了,普通老百姓又热情,多多少少都会几句英文,他们过来旅游比我们出去旅游应该是简单一点的。你们看不到这些,总是吐槽国内这不够好那不够好,还把责任推到内循环身上,这才招来反感的吧?
【 在 chndgnx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些回复,有同感,充斥着自大,逐步走向封闭体系。服务好国外游客,就是牧羊犬。
: 按说开放的门越开越大,应该增加更多的便利化措施,考虑外国游客的需要。
:
--
FROM 103.1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