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对澳洲旅行者的中国之旅
就他去得这些景点,我一个北京人都不能随时预定得到,凭啥他一个不作任何准备的老外就随时都能参观?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很多人提的我们中国人去外国也不方便的问题,尤其是他们对中文环境的支持也不好。我是这么想的:
: 1. 英语是世界语言,我们走出去就要尽量适应英文环境。如果一个国家的英文环境很差,那大概率不是个主流国家。但这事并不是针对我们中国。比如日本人,韩国人,埃塞俄比亚人,走到别的国家都要去适应英文环境。反过来,我们作为开放的国家,英文环境也是应该完善的(我个人认为现在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
: 2. 关于日常用的支付,打车等app。我们中国人出国确实也不方便,也得用全新一套app。所以老外来了之后再用我们新一套app也是公平的。不过我认为可提升的点就是这些app对国外用户的支持。比如我们的手机号验证码登录,比如是否支持国际卡的支付,等等。这点就连美国华人回国都搞不定,他们的支付都要靠亲戚转账给到他们账号才可以,而不是可以顺畅的绑定。这里是有提升空间的,也就是我为啥会说内循环因为我们app的开发者们比较少考虑国外用户。
: ...................
--
FROM 223.70.242.*
这些信息但凡做点攻略都能查到。
这个老外就是站在高高在上一切为他服务的角度。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倒是也提到希望这样,而且也大方承认了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 不过我的角度是既然我们愿意开放,就可以拿出一些精力开放一下,就比如天坛弄个英文官网,可以有官方信息以及预约功能。
:
--
FROM 223.70.242.*
西方国家是愿意开放的国家吗?
为啥我们过去一趟困难重重,他们不反思一下更好的服务我们?
【 在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有一定门槛吧。比如现在我们的预约往往都是公众号,你想想他们的流程,下载注册微信国际版,扫码,关注公众号,公众号里面还不一定有英文版本,公众号里面如果真的操作预约不知道有没有外国护照选项等等。
: 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没必要迁就老外。我是觉得作为一个主观上愿意开放的国家,也愿意做文化输出的国家,这种东西都是应该做且做起来没那么难的。
: 你如果去看看视频,就知道人家并没有高高在上站在一切为他服务的角度,人家大方承认了周一闭馆时候去参观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 ...................
--
FROM 223.7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