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症(AMS)的应对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阶梯式措施,核心目标是快速改善缺氧、阻止病情恶化,具体如下:
? 轻度症状(头痛、恶心、乏力)
立即暂停上升,原地休息;
轻度下降(500–1000 m)通常即可缓解;
药物对症:
头痛:布洛芬 400–600 mg 或阿司匹林 325 mg;
恶心: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 mg 口服/肌注;
失眠:唑吡坦 5–10 mg(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以免抑制呼吸);
辅助加速适应:口服乙酰唑胺 125–250 mg,每12小时一次,直至症状消失。
? 中度症状(剧烈头痛、呕吐、共济失调)
必须下降至少500–1000 m,不可拖延;
同步给氧:鼻导管 1–2 L/min,目标 SpO?>90%;
若无法立即下降:
进入便携式高压氧舱(2–4 psi,≥2 h)模拟下降;
药物:
– 乙酰唑胺 250 mg 每12小时;
– 地塞米松 4 mg 每6小时(口服/肌注/静注)。
? 重度/高原脑水肿(HACE)或肺水肿(HAPE)
立即下降/撤离,同时呼叫救援;
高流量吸氧(2–4 L/min),维持 SpO?>90%;
药物联合:
地塞米松 8 mg 即刻静注,继以 4 mg/6 h;
HAPE 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20–30 mg 每12小时(仅当无氧气时);
支气管解痉:氨茶碱 250 mg 静滴(肺水肿首选);
监测生命体征,保温,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
? 预防策略(出发前)
阶梯式上升:每上升1000 m 留宿一晚;
预适应训练:乙酰唑胺 125–250 mg 自前1天起至抵达后2天;
新方案:乙酰唑胺+远隔缺血预适应(每日4×5 min上臂加压)可将 AMS 发生率降低77%;
避免:快速直飞>3000 m、剧烈运动、酒精及镇静剂。
--
FROM 49.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