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山徒步有风险
你从平原到5600间隔了多久?
以我这状况,预计不会少于1周适应期。一天3000,三天4000,四天五天4500,然后一周说不定就5000了。
【 在 pign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到过最高的是还虚标到6700的界山达坂,徒步最高的应该是5600左右。走慢一点就好。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69.*
平地训练用处不大吧。我平时练习在1000-2000米,一上高原就不行了。
【 在 pign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在平地针对性的训练一下自己的适氧能力,比如慢跑,但是只用鼻子呼吸。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69.*
你还是比较厉害的。我现在应该不敢尝试了。
【 在 pign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差不多两周,不过中间在3500-3800的地方待着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70.*
模拟不出那个感觉吧?好像一般都是建议慢慢提升高度。
【 在 pign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练习得以减少氧气摄入为目的,用鼻子呼吸或者戴个口罩去慢跑,这样按说都能减少氧气摄入。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70.*
你厉害的。
【 在 pign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时从川西入藏,海拔从有植被的地方慢慢攀升,然后到拉萨再到阿里,再新藏线下来就比较平稳了。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70.*
骑车爬升慢,应该比坐车好点?
【 在 cyberdyne 的大作中提到: 】
: 骑车川藏线,最高米拉山口5013.25米,20年前,现在应该不行了。
: 哦,还有个坐车去纳木错湖的那根拉,5300?我上3000头就晕、心跳加速。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70.*
但到了一定海拔就没植被了。低纬度植被线高一点。
【 在 pignemo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植被差别很大,有植被明显感觉氧气更足,而且不会特别干燥。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70.*
休息的还可以。我睡的地方2000米左右。
【 在 mango77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之前休息的好吗?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70.*
好的,多谢。
我一开始有点大意了,觉得2000多米睡一晚,第二天上3000多没问题。现在知道别人能适应不代表我也可以适应。
【 在 greenfireff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首先取决于心态,旅游也从不是0成本。只不过年轻时候由于认知和运气,很多问题和风险被忽视了
: 如果觉得高原已经没有吸引力,放弃没问题。如果还想上去,阶段适应、及时监测体况,和必要的科技手段都要准备
: 当...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04.70.*
过奖了。摄影就是熟能生巧。现在的设备和软件技术突飞猛进,门槛低了很多。
高原徒步我以前也想的好好的,慢慢爬升。但操作起来度没把握好了。玩这个除了自己觉得好玩,还有个目的是培养亲子关系。在3600米的时候我说我缺氧,快不行了,赶紧下山,孩子还有点遗憾。不过后来他看到我反应严重,开始关照起我来了。
如果有机会有时间的话,一周时间慢慢升,4000米也许也可以,还能增进感情。不过另一方面,我这次发现我比较敏感,再往上走就怕缺氧下不来。
【 在 greenfireff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受了大佬深空摄影的福利比较多,顺便聊两句
: 我要是有大佬的技术,回头EBC绝对要扛设备上去的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63.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