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山徒步有风险
高反症状。
一是背不动背囊了,甚至走不了50米就要卸下背包,后来我用手提了一部分东西才相对好一点。
二是晚上睡不着,连翻个身都要喘气出汗。
其实,我倒觉得,现在有的人日常生活都像是活在梦里,这很多时候就是身体上出了问题,自己身体跟周围的生活环境不匹配,或者有什么疾病,影响了身体健康,导致一辈子都活得浑浑噩噩。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和人耐受程度不一样。轻微反应3000米左右就有了,体验就是比较低海拔徒步累。其他都还好。
: 我也不是第一次在外面走了,严重高反肯定不会是心理作用啊,真出现了自己会知道的。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207.4.*
拍照其实是审美。我习惯于户外拍摄,基本上抬眼一看眼前的景色不错,值得一拍,那就来一张,反正手机拍照也不用钱。
一般是前后左右走几步,转头那么120度,从中选一个比较有感觉的角度拍。
搁在往年,基本上这时候或者中午午休,或者傍晚顺路,都去圆明园走走,拍照。圆明园虽然破败,但是整体上的园林风景还是皇家规制的,大气,有档次。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奖了。摄影就是熟能生巧。现在的设备和软件技术突飞猛进,门槛低了很多。
: 高原徒步我以前也想的好好的,慢慢爬升。但操作起来度没把握好了。玩这个除了自己觉得好玩,还有个目的是培养亲子关系。在3600米的时候我说我缺氧,快不行了,赶紧下山,孩子还有点遗憾。不过后来他看到我反应严重,开始关照起我来了。
: 如果有机会有时间的话,一周时间慢慢升,4000米也许也可以,还能增进感情。不过另一方面,我这次发现我比较敏感,再往上走就怕缺氧下不来。
: ...................
--
FROM 111.207.4.*
哦,我是指那些身体跟不上,无法好好学习,动辄就脾气暴躁,心性不稳的这种生存状态。这其实很多时候,是要留意,生理性的问题。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我看懂了,后面说生活在梦中指什么?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207.4.*
我都给赶上了,再加上,我头部需氧量也高,不时深度思考,高反时都有一种窒息感,特别是餐后,那偶尔都会出现一丝绝望感,担心吸不上气来。
那天晚上在演教寺,晚上不给电,吃完就得摸黑上楼睡觉,还是打地铺。多少年了都没这么睡过。
【 在 sin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AI说50岁以下是高反敏感人群
:
: 还有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
--
FROM 120.244.43.*
第二天就下到了2000米以下,走了30公里左右吧,那天天气很好,因此撑了下来。
不过路上风大,还真是有点缺氧,不敢走风口,容易窒息;狮子窝那里绕了道才下来的。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来呢,你下撤了吗还是慢慢缓解了?
: 我问题严重的时候就下撤了,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0.244.43.*
这个跟个人有关,反正我是挺敏感的,在鸿门岩到东台这一段,可以说是真的走不动,50米一歇都不为过。
【 在 Pele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五台北台也高反吗
--
FROM 111.207.4.*
来都来了,就不在乎这两天三天了。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你想过马上下山吗,至少晚上会过得舒服些。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