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分享些高原携氧旅游的经验(之一:科技改变高原生活)
看了很多关于进藏旅游的文章和视频,
感觉虽然马上就要进入2025年了,
但是知道现在到西藏旅游可以通过吸氧预防高反的不多,
知道怎么能有效吸氧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有些高原生活经验,
老实说并不是个资深的旅游者,
但自认为对吸氧这事还比较在行,
也肉眼可见地看到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供氧设备设施在西藏普及开来。
周围的亲戚朋友中,
很多人向往高原风光,
但是因为惧怕高反而根本不敢动去高原旅游的念头。
所以我每每都忍不住好为人师地给人家普及“高原可以携氧旅游了”的观念。
反正目前为止,去了老老实实吸氧的,还没有一例高反的。
所以,就想到在此开一贴,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向往高原的朋友们。
其实吧,关于吸氧的问题还有很多陈旧观念,
在高原租用氧气也有一些“天价坑”,
所以,如果有人感兴趣,那我就干脆写个系列,
把我知道的这些内容都写出来,给有需要的朋友们。
--
FROM 222.131.115.*
现在高原用氧成本确实还比较高,而且有些高价坑。
我后面也会讲讲。
【 在 Aladd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天刚好看到一个盲人的talkshow演员
: 好像叫黑灯
: 他前两年大学毕业因为生病造成视力严重受损就跑去西藏旅游
: ...................
--
FROM 222.131.115.*
是的,没有氧气的时候,可以用腹式呼吸
【 在 newxwr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简单快速的是腹部呼吸法,一分钟之内可以让血氧水平回升到正常。但是不能持久,必须有意识的主动保持腹部呼吸。
--
FROM 222.131.115.*
人和人体质差异比较大,甚至同一个人每次去的感觉都不一样。
有的人上去没啥感觉,但是一次没感觉不意味着每次都没感觉。
【 在 nakupa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暑假带娃去自驾一圈,基本有条件就天天洗澡也没啥事
: 走318住宿海拔低的位置过两天就能适应了,也不用吸氧,天天至少一瓶可乐
: #发自zSMTH@TET-AN00
: ...................
--
FROM 222.131.115.*
容我慢慢写出来:)
【 在 tiemsn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呀,后面呢?
--
FROM 222.131.115.*
先说结论:准备个血氧仪,能自带台制氧机最好。预防高反,吸氧最管用!
进藏前预防高反的准备工作,很多帖子和视频都讲了。
比如,提前吃**天、**安,放慢行动和说话速度,初进藏别洗澡、防感冒等等。
我的建议:
一是要提前准备一个血氧饱和度仪(也叫“指氧仪”),以便随时检测自己的血氧状况。
相信很多人经过yq三年,对这个小东西已经不陌生了吧?
每个人对缺氧的敏感度不一样,有的人明明血氧已经很低了,
自己还没啥感觉,高反就是这样发生的。
一旦检测血氧低于90,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做腹式呼吸,能短时间有效提升血氧。
二是可以提前准备一台制氧机。
自驾游进藏的,有车载制氧机。
坐飞机火车进藏的,有可以背在身上的便携制氧机。
京东上一搜一堆,品牌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制氧机多是分子筛技术的,也就是用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气过滤出来。
所以,如果在车里用车载制氧机“弥散”供氧,不用鼻吸,理论上是没啥用的。
无非是车里的空气“左手倒右手”了。
因此,车载制氧机吸氧,还是要戴鼻吸。
2人吸的话,可以用三通;
多人吸,也有四通、五通,不过分到每个人的氧气量肯定会少了。
我每年若干次往返西藏,不论冬夏,甚至频繁飞进飞出,从来没有高反过。
就是带一台便携制氧机,飞机一落地就开始吸氧。
机场安检现在越来越熟悉这种便携制氧机,有些看看电池,最多到柜台登记一下,
只要是正规品牌的,随身携带都没问题,只要不在飞机舱内吸就行。
民航客机机舱内是加压加氧的,这样才能保证乘员在万米高空还和2000多海拔的感觉一样。
飞机开始准备降落高原前,其实舱内就开始减压了,
耳朵有感觉的时候,就可以监测血氧,
如果血氧低了,就做腹式呼吸,到了有条件的时候,及时吸氧。
【 在 slowmo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很多关于进藏旅游的文章和视频,
: 感觉虽然马上就要进入2025年了,
: 但是知道现在到西藏旅游可以通过吸氧预防高反的不多,
: ...................
--
FROM 222.131.115.*
进藏到底用哪种方式好呢?
先说结论:
1.自驾,提前自备车载制氧机,一路上吸着,可以预防进藏以后高反。
2.公共交通,建议直接降落拉萨贡嘎机场。在西藏全域,拉萨的医疗和供氧条件是最好的。目前租赁的供氧装备,也是集中在拉萨的,其他地市很难找到,使用者寻找的门槛比较高。
下面展开:
在我前面发的第一篇里面说了,吸氧可以预防高反。
1.自驾不细说了,如果不想买的话,从成都可以直接租赁制氧机。
目前我用过最好用的是米拉制氧机(声明:无任何利益关系,纯用户体验比较后的结论)。
可以从进藏路线中租上,到西藏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还。
有小程序可以查借还点位。
押金1000,每日租金119。全程使用,不会高反。
这点钱跟高反的难受相比,值了。
2.公共交通这块详细说一下,为什么不建议传统思维的坐火车进藏和从林芝进藏:
(1)火车进藏。是传统思维里认为“慢慢适应”的一种方式。
不科学!
车厢的供氧系统,要过了格尔木之后才开启。
所谓的车厢内弥散基本不管用,只有通过应急吸氧口鼻吸才稍微管点用处。
火车一过格尔木,马上就进入4500以上的海拔,
而且一直到过了羊八井以后海拔才能降下来,中间有差不多10小时是在超高海拔运行。
据我观察,很多坐火车到拉萨的人一样高反很严重。
这个高反可能不是到拉萨才发生的,而是在经过那曲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2)飞林芝再到拉萨。传统思维还有一个是先飞林芝,再慢慢上拉萨,也是“适应论”。
同样不科学!
林芝虽然号称“西藏小江南”,海拔2900左右,湿度比西藏其他地方高一些,
但是,林芝2900的海拔一样属于高海拔了,很多人到了以后血氧依然低于90,
同样有反应,只不过严重高反的人不多而已。
正因为如此,游客想要在林芝找到氧气,非常难。
从林芝上到拉萨过程中,如果坐汽车,要经过4700米的米拉山隧道。
我知道有人在隧道突发高反的,也有在还没有到米拉山的工布江达就被送到医院的。
出来玩,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所以,直接飞拉萨贡嘎,进市区住好点的供氧宾馆,租用氧气装备,是最安全舒适的方式。
下一篇细讲。
【 在 slowmo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结论:准备个血氧仪,能自带台制氧机最好。预防高反,吸氧最管用!
: 进藏前预防高反的准备工作,很多帖子和视频都讲了。
: 比如,提前吃**天、**安,放慢行动和说话速度,初进藏别洗澡、防感冒等等。
: ...................
--
修改:slowmotion FROM 221.179.251.*
FROM 221.179.251.*
其实最重要的是带个血氧仪量血氧,看指标。
不然都不知道严重高反啥时候会来。
有的人一次进藏没事,两次三次没事,后面突然就严重高反了的也有。
真没必要拿自己的生命、健康赌。
尤其是有些人自己幸运没事,就到处宣传硬抗,更是害人不浅。
【 在 pa36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人体质不一样。
: 有些人到纳木错啥事没有,有些人寸步难行。
--
FROM 221.179.251.*
现在科技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在西藏,尤其是在拉萨,获得氧气已经比较方便了。
结果网络上、生活中,还一堆人在宣传“适应”“硬抗”,太落伍。
【 在 foolfr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12年前去过西藏,我认为你说的很好
: 有条件搞制氧机,那还说啥呢
--
FROM 221.17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