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由华盛顿因感冒而最终去世说起
真是不同年龄段的聊起来有代沟啊
在我看来您这种回复特别的给人一种语言霸权的感觉
当然这段话我本来不打算说的,照习惯应该是我闭嘴就合适了
【 在 tian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都对
:
--
FROM 123.121.176.*
为了安慰大家,可以这么宣传吧
但应该都知道这玩意比普通流感毒力要高不少,即便不考虑那种超强的传播力加成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可以导致病毒性肺炎的普通流感病毒。
--
FROM 123.121.176.*
这句话没看懂。。。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细胞也存在条件反射
--
FROM 123.121.176.*
它可不止是发烧那么简单,比如它对心脏的危害,对血液系统的危害等等都是有实锤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要厉害一点儿,我多少年都不发烧了,这新冠就让我发烧了两次
: :
--
FROM 123.121.176.*
当然,生物学上的进步比如观察到微生物细菌的存在,是一个质的飞跃,不然西医看病就还是依据体液说(中医就是五行相生相克这些)。
原始的那种统计,没有排除掉心理效应,自愈效应等等一些效应,从而可能会导致完全错误的方向。英雄疗法时代的一些药物,几乎都是依据这些统计数据得出的,现在看来近乎毒药了。所以说现代药物取得的成就是有赖于统计方法观念之进步的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大进步不应该是对生理生化上的理解吗。
: 古人也不缺原始统计思想,就是缺了点好的药物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3.121.176.*
细菌相对还好一些,因为其传播力比病毒弱。
这种释放,如果没有现代生活方式比如高铁飞机旅游,不会有那么巨大的危害
我们国家现在高度依赖这些来刺激经济,这种模式其实危机巨大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着你这个细菌的话题,现在变暖,高寒地区冰川融化,可能会释放了一些史前细菌出来。然后就传播给没有任何免疫的人和动物。
: 变暖的话题改天换个帖子说。
:
: ...................
--
FROM 123.121.176.*
我还没顾上爬楼,但我猜测他那个说法其实很可能也经不起统计数据推敲,这里面的机理连现在最前沿的研究都还差得远,仅仅凭一些想象做的推断看着就跟吃脑花补脑子那种类似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睡王那个思路,得不断训练免疫系统,如果一直在温室下,免疫可能会作妖,作过头就嘎了
--
FROM 123.121.176.*
哦哦,我说得不严谨,是双盲统计,这些应该是20世纪了,青霉素是20世纪20年代才使用的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统计是无法排除安慰剂效应的,这个主要还是得益于思维变严谨了,在研究结果解释的时候逐渐发现因素中的混淆变量。这些发现应该出现得比较晚了。可能19世纪。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3.121.176.*
如果不是呼吸系统气溶胶传播的模式,那就还好,你看结核菌的传播力比起新冠来就很弱了。
细菌因为个头比较大,所以很少能形成气溶胶传播模式,顶多飞沫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传十十传百就不好说啊。偏僻地区少数人携带,然后去旅游。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3.121.176.*
哈哈,这个故事很有趣,收藏了。。。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双盲可能是的。
: 我说的那个安慰剂效应也是20世纪了,以前读过不少类似的。
: 1920年代一个哈佛的教授去工厂研究光照对工人绩效的影响,实验组提高照明条件,控制组不变,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绩效都提高。把教授惊讶坏了。好吧,减弱实验组光照,控制组不变,两组的绩效还是都提高。
: ...................
--
FROM 123.12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