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善欲人见,并非真善
对,这个单纯说出了我题目里想说,没说出的
欲人见,欲代表了欲望,夹杂了利益与欲望的,很难做到真善。
当然,真善太过苛刻,带来的总体结果是善的,已经很不错了。
但有些人做的总体结果也不是善的,动机也不够纯善,这种还是别标榜善了。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中国人说的善良是个很简单的概念,单纯的利他行为就可以是善良了。利他,不一定带来利己或者损己。
: 为什我强调单纯二字,因为在行为当时应该是不夹杂复杂的利益纠葛。如果包含了复杂的思想斗争,那都不算单纯。
:
: ...................
--
FROM 114.250.182.*
单纯的善良,你是说本性善良吗?
这个我觉得也得以一个人一贯行为来判断,而不是出发点,因为就算大恶人,他也是有足够动机把自己的出发点合理化为善。
普通人的出发点更是大都可称之为善良,因为善比恶在社会的接受程度更好,更符合每个人内心自我期待,最多是善的程度不同,恶的底线区别。
最主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特别在乎自己的利益,有没有牺牲精神,这才是善的关键。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你还是不相信有单纯的善良嘛。我前面也说了啊,一个人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是他之前所有的经历形成的,这当然有原因,但是没必要去分析,也分析不出来。当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的很多举动就是按着本性来的,未必有什么原因,这时候就可以说,他就是这么个人。这只是一部分行为,有主观意识的干坏事干好事,那也多了去了。
--
FROM 114.250.182.*
陷在因果里不愿飞升逃离,看来还是愿力不够,和分析无关。
修xian能把因果大道走通了吗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随口瞎掰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是个混沌啊。看不看网小的,这属于因果的范畴了,你得xiu仙才能勉强触摸到一点皮毛。而且因果大道从来都是最难最顶尖的道途,在网小里都只有个别人能拨弄一点点,还只能应用,不能溯源。
--
FROM 114.250.182.*
这算用道德来挟持了
如果只是观点,应该允许多样性
推进历史在卡壳处前进的,往往是偏激之人的偏激理论,正统和主流在一些关键时刻,未必有说服力
【 在 mypeo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圣母吧,其实还好,只要不身处高位、慷他人之慨就行。网络上圣母大部分是假圣母,都是有所图的,无视就完了。
: 其实我最怕那种到网上来博同情,方式是“你居然敢不同情/不支持我,我要sha了你”的。
: 扩大说,但凡主动提出要别人同情或者共情的,我都觉得很反感。
: ...................
--
FROM 114.250.182.*
看来理性解决不了很多事情
情感和无缘由的因果,才是内核,理不清也绕不开,只能等待化解。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走不通啊,不是说了最多就是碰个皮毛吗。这不是陷不陷的问题,根本就没资格陷进去,在表层就被绕晕了。
--
FROM 114.250.182.*
如果了解了一个人的前因后果,一般都不是陌生人了,带着情感看一个人,自然会形成一个好与坏的评价
帮理不帮亲的人,还是很少的。
如果是陌生人,那多是以某件事为标准。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出发点,出发点是具体某件事上的东西。总的来说,我觉得说一个人是个善良的人,这没问题。说一个人是个坏蛋,这也没问题。这跟他们干了某件事没关系,但是跟他们长期以来的言行举止有关系。这跟你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某天遇到了极端情况,他们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首先这种情况很少,其次这会不会导致对人评价的改变,可能还得看具体情况。
--
FROM 114.250.182.*
我在用思考代替实践,来假装探索格物致知,你居然说我pua
我没说善就一定好啊,善的前提是真,否则很容易走向伪善。
你给你同学饭吃,是出于你的好心,没人要求你下次还给,或者下次你有经验了,先自己吃饱了再给,或不给都是可以的,可没人要求你还得继续行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善良的标准对于真正善良的人有pua之嫌,我小时候带饭去学校吃,有同学看我碗里有肉,就说分给他一点儿,我说我也没多少,他就说我不够意思,然后我就给他了,他最后都快扒拉光了,看我碗里都没什么菜了,还有一点不好意思,又拨回他碗里的萝卜干儿给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种事情还是靠自愿的,我主动给可以,以善良的名义要求他人就变味了。从这个事情上来说,评判一个人是不是善良,默默观察就行,各人心里都有数的,语言反而显得多余。
--
FROM 114.250.182.*
感性无能的人,往往只能借助强大的理性,也是很可悲的。
不懂得自己的边界,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对自我的感知很无力。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什么要用理性解决所有事情。
--
FROM 114.250.182.*
网上看到的新闻人物,或者一些陌生的网友等等,也会有个大体的评价吧。
熟人和生人的评价,往往生人的还更客观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陌生人谁管他善不善良。
--
FROM 114.250.182.*
是啊,我也想说有些人一天到晚标榜自己善良,都是多余,
除非做的事是感动中国,还有宣传价值
否则,自我标榜的,超出实际做的,次数太多,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任何时候,都是行胜于言
而且,善良在我心里的标准是非常高的,得像快乐王子那种牺牲自我的人,才可以算善良。我们一般普通人,也就是出于善意的等价交换。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为了得到别人善良的评价那就多余了,所以做好事不留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话都有道理的,因为是建立在自愿开心的基础上的,但是相信好人有好报就不是特别健康的价值观,某种意义上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
修改:suha2046 FROM 114.250.182.*
FROM 114.25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