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的萍姐
这篇好长,先坐个沙发,一会儿看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萍姐:我的舅伯家有五个孩子,三个男孩,两个姑娘,本文要写的是我的大表姐,因为她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一个萍字,所以我也叫
--
FROM 114.250.182.*
萍姐好棒!能吃苦,还有行动力,毅力。
一开始爸妈反对他们恋爱,是因为思想观念太保守?不愿意让女儿远嫁吗?
萍姐简直是你们家族的灵魂人物,把很多人的生活组织在一起了。
我家也有一个开厂子的表姐,小时候工作能力不行,我还见她哭呢,后来自己做生意,简直开了卦一样,变得能说会道,和各种人打通各路关系。她对自己的各个阿姨也都特别好,整天拉着几个老婆婆全国去旅游。她每年带我爸妈去周边玩好多次,我都没机会陪我爸妈去玩。。。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是有点长,我也花了三个上下班的路上时间,昨天晚上又改了一会儿,可能看完的人不多了,就当是完成我自己定的任务吧。
--
FROM 114.250.182.*
知根知底那得是熟人了啊,这样的选择面好窄,所以你萍姐还是有眼光有魄力,独立自主。
把这么多材料写的让人一口气读完,还很顺畅,让人对萍姐的性格和生活印象深刻,眼见你写作功力一天天增长
下次你可以出个中篇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感觉很多家庭都有一个这样的人,一是不想远嫁,二是觉得有可能被骗,我们那边做亲戚还是讲究知根知底那种。
--
FROM 114.250.182.*
葬花我听了
你唱着这种柔软的,真是很合适,包括粤语的,也很合适。
这种古老的歌居然也是可以用现代方式唱出来的,我简直大开眼界。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写的有点啰嗦,难为你还看完了,这算是有史以来我写的字数最多的一篇吧
--
FROM 114.250.182.*
唱得很好啊,气息节奏曲调声音都很好听,关键唱这么古典风的,也一点不违和。
为什么两年走不出呢?是不是作曲家还有什么别的心结?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谢谢收听,唱的不太好,可能第一段还行,后面把控不是很好,红楼梦的插曲都是王立平写的,据他后来接受采访说,葬花的作曲是最难的,花的时间也最长,写完后,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都走不出来那个情绪,也写不出来其他的歌曲了。
:
--
FROM 114.250.182.*
这曲调印象原唱那种尖尖的嗓音,还有那种高音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以为必须这么唱。但你用男声唱出来也挺舒服,居然还是寒冬,不觉得嗓子有问题啊。
作者做到这个份上真是全身心投入,感觉作家也是高危职业,越来越理解尼采,海明威为啥zi sha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自己现在听都有点难为情了,还需要好好提高一下,这个是在寒冬里户外录的,当时录完手都冻僵了,嗓子状态也不太好。这首词本身的情绪很强烈,之前杜甫也有写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葬花词头两句和杜甫写的很像,相当于是在这两句上进行了演绎创作。曲作者应该就是被词本身的情绪感染了吧,不仅从精神上,可能也有一点生理性抑郁了。
--
FROM 114.250.182.*
葬花我又去看了看词,如果配着曹雪芹那种小说故事的理性叙述,这点浓重的情感抒发应该添加的恰到好处。但如果没有那么深刻的故事背景,单独就歌词看,情绪太浓了,让人感到喘不过气了,不过歌还是很好听。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葬花吟后来又被孙露,龚玥翻唱过,更流行风,我比较喜欢陈力原版的,每一句的尾字有很多戏曲的元素,据说当时之所以选陈力,是因
--
FROM 114.250.176.*
哇,这个时间先后你居然都想到了,的确曹写别的人物都是一板一眼,只有写到林妹妹,好像就很特别,林妹妹应该是曹生命中有原型的重要人物,也应该是先有了感情,才有后来故事的展开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我理解的是有些诗词应该是在成书之前的,特别是葬花词,更像是林妹妹的遗作,读书的时候能感觉到一点儿嵌入的痕迹。
--
FROM 114.250.176.*
好像也有人说红楼梦不是曹一个人写的,也可能好几个人一起编的,要不这么庞大的人物组成和故事线索确实特别难以想象得有多少脑力才能完成。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里面的时间线后来经常被人诟病,贾母的我有分析过,从见刘姥姥算起,刘姥姥说她75,贾母说比她大好几岁,这个概念我理解至少大
--
FROM 114.250.176.*
好吧,这你都了解,我得重读红楼梦去,不然没法和你聊天了
我觉得曹写的还是自己的故事,只是加了些别人的故事,同人小说的问题,就是不容易写深刻。红楼梦可是太深刻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可能是同人小说,故事底子原来叫风月宝鉴,用了那个框架,故事和素材再嫁接进去的
--
FROM 114.25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