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你们都是怎么熬过失去至亲的哀伤的……
大约分三种情况,
1.父母完全不行,别说教育,能给吃饱饭就不错了,孩子长大后啃幼,让儿女完全没有依恋之情,只想躲远一点。
2.持中平衡,关系平淡,天天联系可以,几个月一年不联系也没觉得怎样。
3.父母就是保护壳,失去父母的扶持,不知怎么面对世界,对父母很依赖。
第三种,父母去了肯定是哭得稀里哗啦,魂不守舍,失去了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对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产生了深深的困惑。
第二种,也许是平淡见真情,就算是养只猫,突然挂了或丢了,也会有一段时间觉得失落,伤心,何况是活人。
第一种,基本没什么悲伤,反而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我猜你属于第二种,略带一点第三种。
--
FROM 113.91.90.*
很简单,因为你悲伤啊,就算不是第三种,至少是第二种,
而第一种基本没理由悲伤。
悲伤是可以的,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冲淡一切,
生老病死是成年人必须要懂的,就像秋天树叶要落下来一样,自然规律。
寿终正寝的,如同看完一本书,合上也就完结了,
或者是老农锄完了地,扛着锄头回家,
。。。
慢慢也会淡忘下来。
除非是第三种,而且很严重的那种,
单独遇到事情时就会想到父母救兵,
继而引发悲伤和思念。
【 在 bea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怎么猜出来的啊
--
FROM 113.104.212.*
你这么想也是对的,这是为人子女的孝道,普天下子女(除了第一种情况)都是这么想的。
然而,父母基本不会这么想,你带他们去享受也行,不带也可以,
父母care的不是这些,而是后代是否幸福安康。
活得好一点,父母九泉之下都是高兴的。
记得当初我带着父母搬进新家,母亲一直抱怨不该给他们卧室装修太豪华了,
而父亲一句话把我震惊了:别说装修了,只要让我不淋雨就行。
当时我只是觉得奇怪,父母的要求真特别啊。
后来我也有小孩了,才知道父母的那个说法虽然夸张了一点,但是含义我懂了。
父母为了子女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过得好,他们再苦再累都是高兴的。
【 在 bea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能自食其力。我非常悲伤没有更多机会带着老人,去过一些幸福的生活了
: 老人苦了一辈子,没有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
: ...................
--
FROM 61.14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