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华语乐坛,当得起天王这个称呼的,只有两人;香港张学友,台湾天王杀手周华健。学友包装歌手,华健唱作俱佳音乐人。
学友1992年挂牌四大,1993年携带吻别专辑,大火,是成功打入大陆市场的第二位港台歌手,1997年,四大凉了。
华健1991年携带让我欢喜让我忧,成功打入大陆,是港台歌手成功打入大陆,并且大火的第一人,,华健成为滚石一线歌手,与赵传,王杰齐名。
1993年,花心火爆神州大地,华健取代齐秦,正式晋级滚石一哥。
1994年杀奔香港华语乐坛,港媒绰号天王杀手,1998年宣布退出香港华语乐坛,贯穿整个90年代。
以一己之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把滚石带到最高峰,是滚石开疆拓土的鼻祖功臣,与幕后李宗盛,二人为滚石带来滚滚财源。
王杰,赵传,任贤齐他们差不多,滚石一线歌手,属于阶段性歌手。但任贤齐神奇的地方在于,号召力,影响力直到现在还在,今年演唱会,据说一票难求。
赵传,王杰过了1992年,就被遗忘了。张宇也属于阶段性歌手,地位和阿哲差不多,也是阶段性歌手,这二人和小齐王杰他们相比,略差。
齐秦地位高于王杰,赵传,1987年开始,大火,晋级滚石一哥,成立音乐室。一直到1993年,凉了,滚石一哥位置被周华健取代。
王杰,赵传1988年到1992年,地位滚石一线歌手,过了1992年,凉了。
阿哲从1994年到1995年大火,到了1997年,凉了。
姜育恒也属于阶段性歌手,过了1995年,梅花三弄之后,凉了。
张宇,1995年火了,火到1998年月亮惹的祸,然后,凉了。
最可惜的就是童安格,创作型歌手,1991年到1995年,大火,跳槽到了宝丽金,1995年突然消失,隐居加拿大,不知道啥原因。
影响力一年的歌;来年就作废。
1992 ,烂大街的歌是水手。
1993年,烂大街的歌是小芳,
1994年,烂大街的歌是纤夫的爱
1995年,于文华,尹相杰借着1994年纤夫的爱东风,推出,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反响一般般,然后凉了,二人就这两首歌。
--
修改:yushan11 FROM 223.72.73.*
FROM 2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