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和黄圣依的相处模式,其实,涉及一个人性的共性:
没有人会轻易的承认自己智商欠费
所以,当面对同样的风言风语/素材,黄圣依得到左结论,杨子得到右结论的时候
他们首先会陷入一个问题里:为什么别人和我得到的结论不一样?
考虑人性的共性:没有人会轻易的承认自己智商欠费
那么,自洽的路径基本上只有两条
一.别人的智商有问题
二.别人的动机有问题
所以
杨子抨击黄圣依的智商:脑子不清楚,容易被别人骗
黄圣依抨击杨子的动机:你就是想控制我
另外,关于杨子哭,我其实是有点想法的
这里涉及的人性是:如果你长久的回避一件事,你就会失去面对这件事的能力和勇气。
十岁之前,一直和奶奶过日子,缺乏父母陪伴的杨子,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做一个父亲的。
他在“做父亲”这件事情上,是露怯的。
这,导致了他,有点害怕去面对这件事,主观心态上的害怕导致了客观行为上的回避。
越回避,回避的越久,他本身就越缺乏信心去开启这个新世界。
杨子可以嘴硬说“没有父亲陪伴成长的小孩也可以最终成长为不错的成年人”
但,他自己内心是否定这个嘴硬的答案的。
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是这种成年人,他自己知道自己不快乐。甚至知道自己心理上不健康。
当黄圣依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变成你这样”,这句话绝杀了杨子。
杨子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去做好这个角色的人。
甚至是:自己已经没有时间去做好这个角色了。因为孩子已经大了。
自己的人生,应该要永远缺失这个部分了。
但要脸的尊严,又不能让杨子轻易承认自己是个没有能力,没有勇气的人。
这导致杨子,又开始语无伦次的鬼扯。
--
修改:leeli FROM 14.154.24.*
FROM 14.154.24.*